[发明专利]一种内饰吸音棉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8429.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新;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运消音防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17/12;B32B27/02;B32B27/12;B32B15/02;B32B15/14;B32B27/34;B32B3/06;B32B3/08;B32B3/12;B32B3/24;B32B7/08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43301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音 | ||
1.一种内饰吸音棉,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覆盖在表面的阻燃网层(1),所述吸音棉的边界处设置有吸音棉封边(13),所述表层的阻燃网层(1)包括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
玄武岩纤维25-35%、玻璃纤维15-25%、碳纤维10-15%、间位芳纶纤维5-15%、阻燃尼龙纤维5-15%、阻燃聚酰胺纤维5-10%、酚醛纤维5-8%、合金纤维5-15%和芳砜纶纤维5-7%。
所述阻燃网层(1)由纤维材料编织而成;
所述合金纤维包括原料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材料:铝25-45%、钛15-20%、铁10-15%、钨5-10%、铬5-10%和铜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吸音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网层(1)的内层设置有吸音棉层(2),所述吸音棉层(2)的内层设置为吸音蜂窝层(3);
所述阻燃网层(1)与吸音棉层(2)以及吸音棉层(2)与吸音蜂窝层(3)之间设置有粘结层(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吸音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蜂窝层(3)的内层设置有阻尼片材层(4),阻尼片材层(4)与吸音蜂窝层(3)的边界通过粘结层(5)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饰吸音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片材层(4)分为两层,上层的阻尼片材层(4)与下层的阻尼片材层(4)之间通过设置加强筋(6)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饰吸音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片材层(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的加强筋(6),加强筋(6)将阻尼片材层(4)分割为至少一个的吸音空腔(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饰吸音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空腔(8)周边的加强筋(6)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的吸音通孔(7),吸音空腔(8)通过吸音通孔(7)连接相邻的吸音空腔(8)或外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饰吸音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空腔(8)内填装有吸音棉层(2)、吸音蜂窝层(3)和阻尼片材层(4)的混合碎料;
所述混合碎料的颗粒大小大于吸音通孔(7)的孔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饰吸音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的阻尼片材层(4)的背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的内饰安装孔(9);
所述内饰安装孔(9)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的内饰安装槽(10),内饰安装槽(10)内壁面上设置有安装卡件(11)和安装卡环(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吸音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封边(13)直接覆盖吸音棉的阻燃网层(1)和下层的阻尼片材层(4)的周边,并对吸音棉的周侧进行包边。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饰吸音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片材层(4)包括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
废橡胶30-45份、玻璃纤维改性丁腈橡胶20-30份、碳纤维改性聚异戊二烯橡胶10-15份、改性纳米石墨烯5-15份、增韧剂3-9份、纳米白炭黑2-8份、纳米碳酸钙3-5份、偶联剂1-3份、相容剂2-4份、防霉剂0.5-1.5份、抗氧化剂1-2份和紫外吸收剂0.5-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运消音防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运消音防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84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