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伞形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8348.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彭亮;徐先平;郑红伟;徐明;潘礼盟;李伟伟;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李旻 |
地址: | 324300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形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伞形防护装置,设于独立柱外围,包括:多根骨架,骨架第一端沿独立柱外围周向布设,骨架第二端自内向外辐射延伸;防护网,设于相邻骨架之间;拉杆组件,连接于相邻骨架之间;多根拉绳,至少包括连接于骨架第二端和独立柱外壁的柱模板之间的段体一;于骨架第二端向远离独立柱方向展开时,多根骨架和防护网形成伞形结构,于向下拉动拉绳时,多根骨架的第二端向上收拢贴合独立柱外壁。本发明可多次周转使用,布置灵活;与柱模板一次性安装到位,现场安装方便;可利用现有材料进行装备改造,取材简单,制造成本低;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伞形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桥梁其下的独立柱,独立柱高度通常较高,通常在8米以上,人员沿着模块往上爬以及在模板顶面操作时安全风险大,不采取防护措施极易发生事故。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搭设落地式脚手架等方法不适合独立柱的防护,不仅是脚手架基础难处理,还随着架体增高,所需材料增加大量成本,而且模块经常安拆,影响防护平台的搭设,防护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多次周转使用,布置灵活,安装方便,安全性能高的伞形防护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伞形防护装置,设于独立柱外围,包括:
多根骨架,骨架第一端沿独立柱外围周向布设,骨架第二端自内向外辐射延伸;
防护网,设于相邻骨架之间;
拉杆组件,连接于相邻骨架之间;
多根拉绳,至少包括连接于骨架第二端和独立柱外壁的柱模板之间的段体一;
于骨架第二端向远离独立柱方向展开时,多根骨架和防护网形成伞形结构,于向下拉动拉绳时,多根骨架的第二端向上收拢贴合独立柱外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设于独立柱外侧的内连接环,该内连接环与独立柱外壁的柱模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组件至少包括与骨架相连的第一拉杆,和与相邻骨架相连的第二拉杆,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活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组件包括与骨架相连的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端部活动相连的第一拉杆,与第一拉杆活动相连的第二拉杆,及与第二拉杆活动相连的第二连接段,该第二连接段与相邻骨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段端部设有连接环,所述第一拉杆端部设有可与连接环活动相连的钩部;或第一连接段端部设有钩部,第一拉杆端部设有连接环。
进一步的,所述段体一穿过骨架的安装孔后形成防止其脱离的打结结构,所述骨架上套设有卡环,所述第一连接段形成套设于骨架上的卷曲部,该卷曲部位于卡环和安装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第一端连接有套环,该套环套设于内连接环,与其活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上开设有上下人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独立柱外壁的柱模板上连接有可与拉绳配合的滑轮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为中空圆形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凌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8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组件测试装置与探针
- 下一篇:精密金属件的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