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伞形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8348.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彭亮;徐先平;郑红伟;徐明;潘礼盟;李伟伟;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李旻 |
地址: | 324300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形 防护 装置 | ||
1.一种伞形防护装置,设于独立柱(1)外围,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骨架(2),骨架(2)第一端(21)沿独立柱(1)外围周向布设,骨架(2)第二端(22)自内向外辐射延伸;
防护网(3),设于相邻骨架(2)之间;
拉杆组件(4),连接于相邻骨架(2)之间;
多根拉绳(5),至少包括连接于骨架(2)第二端(22)和独立柱(1)外壁的柱模板(11)之间的段体一(51);
于骨架(2)第二端(22)向远离独立柱(1)方向展开时,多根骨架(2)和防护网(3)形成伞形结构,于向下拉动拉绳(5)时,多根骨架(2)的第二端(22)向上收拢贴合独立柱(1)外壁;
所述拉杆组件(4)至少包括与骨架(2)相连的第一拉杆(41),和与相邻骨架相连的第二拉杆(42),第一拉杆(41)和第二拉杆(42)活动相连;
所述拉杆组件(4)包括与骨架(2)相连的第一连接段(43),与第一连接段(43)端部活动相连的第一拉杆(41),与第一拉杆(41)活动相连的第二拉杆(42),及与第二拉杆(42)活动相连的第二连接段(44),该第二连接段(44)与相邻骨架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段(43)端部设有连接环(431),所述第一拉杆(41)端部设有可与连接环(431)活动相连的钩部(411);或第一连接段端部设有钩部,第一拉杆端部设有连接环;
所述段体一(51)穿过骨架(2)的安装孔(23)后形成防止其脱离的打结结构(511),所述骨架(2)上套设有卡环(24),所述第一连接段(43)形成套设于骨架(2)上的卷曲部(432),该卷曲部(432)位于卡环(24)和安装孔(23)之间;
还包括套设于独立柱(1)外侧的内连接环(6),该内连接环(6)与独立柱(1)外壁的柱模板(11)相连;
当需要展开伞形防护装置时,将固定在柱模板(11)上的拉绳(5)段体二(52)端部放松,多根骨架(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第二端(22)以第一端(21)与内连接环(6)的连接处为支点向下转动,使得第二端(22)向远离独立柱(1)方向展开,多根骨架(2)和防护网(3)形成伞形结构,再将拉绳(5)与柱模板(11)固定形成限位;
当需要收拢伞形防护装置时,同时向下拉动多根拉绳(5)的段体二(52)端部,多根骨架(2)的第二端(22)以第一端(21)与内连接环(6)的连接处为支点向上转动,使得第二端(22)靠近独立柱(1),即第二端(22)向上收拢贴合独立柱(1)外壁的柱模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第一端(21)连接有套环(211),该套环(211)套设于内连接环(6),与其活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3)上开设有上下人孔洞(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柱(1)外壁的柱模板(11)上连接有可与拉绳(5)配合的滑轮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为中空圆形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凌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83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组件测试装置与探针
- 下一篇:精密金属件的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