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管道无人机巡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6811.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6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楠;王晓霖;石磊;李明;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管道 无人机 巡检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管道无人机巡检系统,包括控制平台、无人机和设于油气管道的焊缝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套设于所述焊缝外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焊缝之间形成腔体;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腔体内的气体成分数据并根据所述气体成分数据生成警报信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警报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用于根据所述警报信息生成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指令;所述无人机用于根据所述飞行控制指令对预设位置进行飞行检测。通过本发明,无人机只需要在有焊缝发生泄露的时候执行对应的巡检任务,无需频繁的进行例行的飞行巡检,因此可以大大的降低无人机进行油气管道巡检的巡检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气管道无人机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等输送管道作为国家的能源动脉,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输送管道维护过程中发现,输送管道的焊接处,有些焊接质量缺陷质量在焊接完成后难以及时检测出,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投入使用后,才在管道内外压力的作用下表现出来,从而产生泄漏。进而造成引起火灾或爆炸等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巡检效率以及降低巡检人员的工作强度,包括了采用无人机进行巡检的技术方案,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采用无人机对输送管道进行巡检的技术方案中,至少包括以下缺陷:
为了能够保证安全隐患发现的及时性,需要无人机巡检的频次较高,从而使的巡检成本过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通过无人机进行油气管道巡检的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面,提供了一种油气管道无人机巡检系统,包括控制平台、无人机和设于油气管道的焊缝的监测装置;
所述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套设于所述焊缝外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焊缝之间形成腔体;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腔体内的气体成分数据并根据所述气体成分数据生成警报信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警报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平台;
所述控制平台用于根据所述警报信息生成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指令;
所述无人机用于根据所述飞行控制指令对预设位置进行飞行检测。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腔体内。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警报信息还包括气体成分数据。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警报信息还包括所述监测装置的标识信息或位置数据。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根据所述警报信息生成所述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警报信息中的标识信息;
根据预设的监测装置的标识信息与其位置的对应关系获取生成所述警报信息的监测装置的位置数据;
根据所述位置数据生成包括有所述无人机航程的飞行控制指令。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护壳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通气孔设于所述油气管道的下方。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传感器设于临近所述通气孔的位置。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还包括中继装置;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还包括中继装置;
所述中继装置用于转发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警报信息至所述控制平台。
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监测装置设于管道阴极保护监测装置附近的焊缝处;
所述中继装置为与阴极保护监测装置共用的中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6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