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停靠桩、车辆停靠系统、停靠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5401.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王双平;毛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F17/00;G06Q20/40;G06Q30/06;B62H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宋永慧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停靠 系统 控制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停靠桩、车辆停靠系统、车辆停靠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车辆包括车辆本体、第一连结件、身份标记件、第二连结件、感应识别件和锁体,第一连结件设置于车辆本体的第一侧;身份标记件设置于车辆本体的第一侧;第二连结件设置于车辆本体的第二侧,能够与相邻车辆的第一连结件固定连结;感应识别件设置于车辆本体的第二侧,用于识别相邻车辆的身份标记件;锁体设置于车辆本体上,根据感应识别件的身份识别结果执行关锁指令。由于待停靠车辆需落入已停靠车辆的感应识别件的感应识别范围内,因此,待停靠车辆需与已停靠车辆保持足够小的距离才能完成停靠,进而实现了车辆的有序紧密停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停靠桩、车辆停靠系统、车辆停靠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处可见、随时可用的共享单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与此同时,由于共享单车的大量投放、企业运维能力有限、缺乏实时有效的监控管理等因素而导致的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成为共享单车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以下两种方式:
(1)在路边设置若干停放区域,以供用户停放车辆,当停靠在非停放区域时,用户会受到适当的扣款等惩罚措施。但是即使用户按规定将车辆停靠在停放区域,依然无法保证该区域内的车辆能够得到有序停放。
(2)采用类似公共自行车停靠桩形式停放车辆,即,一个停靠桩点设置有若干锁车位置,一个锁车位置停靠一辆车。该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有序停车,但停靠桩的占地面积较大,安装和维修成本高,并且能耗较高,不利于持续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共享单车停放无序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停靠桩、车辆停靠系统、车辆停靠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一种车辆,包括:
车辆本体;
第一连结件,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的第一侧;
身份标记件,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的所述第一侧;
第二连结件,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的第二侧,能够与相邻车辆的所述第一连结件固定连结;
感应识别件,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的所述第二侧,用于识别所述相邻车辆的身份标记件;
锁体,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上,根据所述感应识别件的身份识别结果执行关锁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标记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结件内,所述感应识别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结件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结件和所述第二连结件为互相配合的卡扣结构,所述第一连结件为公扣,所述第二连结件为母扣;
或,所述第一连结件和所述第二连结件均为磁力吸附件,所述磁力吸附件之间能够互相吸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本体包括车身和设置于所述车身上的附加件,所述第一连结件和所述第二连结件设置于所述车身或所述附加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感应识别件内,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近场通信模块或射频识别模块;
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连结件内,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感应识别件电性连接,用于传输身份识别结果;
第三无线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锁体内,用于接收所述关锁指令。
一种停靠桩,所述停靠桩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第二连结件和所述感应识别件,所述第二连结件用于与首个停靠车辆的所述第一连结件连结,所述感应识别件用于识别首个停靠车辆的所述身份标记件,并发送身份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分散性白炭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