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质量飞轮及机动车的驱动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4851.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焦明裕;李成艳;于航;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F16F15/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 飞轮 机动车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质量飞轮及机动车的驱动系,属于机动车驱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飞轮、次级飞轮、壳体、多个固定块和多个簧片组件,壳体、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之间形成过渡腔,多个固定块间隔设置在过渡腔内,每一固定块均与初级飞轮固定,两个相邻固定块之间设置一簧片组件,簧片组件外端的两侧均与固定块接触,内端的第一侧与固定块之间有间隙,当次级飞轮转动时,簧片组件内端的第二侧能够压紧次级飞轮的齿槽。本发明能够满足大功率柴油机匹配重卡的扭矩传递要求,且簧片通过变形吸收波动冲击,进而降低输出转速波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质量飞轮及使用该双质量飞轮的机动车的驱动系。
背景技术
随着重型卡车对舒适性需求的提高,双质量飞轮成为降低传动系转速波动的解决方案。现有双质量飞轮采用弧形弹簧,其刚度较低,扭矩传递能力一般小于500Nm,无法满足大功率柴油机匹配重卡的扭矩传递要求。且现有弧形弹簧运行槽采用焊接结构,弹簧磨损后无法更换,导致双质量飞轮使用寿命有限,无法满足高可靠性,使用成本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及机动车的驱动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质量飞轮扭矩传递能力低、及弹簧无法更换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及机动车的驱动系,能够满足大功率柴油机匹配重卡的扭矩传递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质量飞轮,包括初级飞轮、次级飞轮和壳体,还包括多个固定块和多个簧片组件,所述壳体、所述初级飞轮和所述次级飞轮之间形成过渡腔,多个所述固定块间隔设置在所述过渡腔内,每一所述固定块均与所述初级飞轮固定,两个相邻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一所述簧片组件,所述簧片组件外端的两侧均与所述固定块接触,所述簧片组件内端的第一侧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有间隙,当所述次级飞轮转动时,所述簧片组件内端的第二侧能够压紧所述次级飞轮的齿槽。
进一步地,所述簧片组件包括一级簧片组和二级簧片组,所述一级簧片组包括三个一级簧片,所述二级簧片组包括两个二级簧片,所述一级簧片的刚度小于所述二级簧片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簧片组和所述二级簧片组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固定块均可拆卸地与所述初级飞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后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后壳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次级飞轮之间,所述后壳体、每一所述固定块均与所述初级飞轮固定,所述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初级飞轮与所述后壳体之间,所述初级飞轮、所述次级飞轮、所述后壳体及所述外壳体形成所述过渡腔。
进一步地,所述初级飞轮和所述次级飞轮之间、所述后壳体与所述次级飞轮之间、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初级飞轮及所述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以将所述过渡腔密封。
进一步地,密封的所述过渡腔内充满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次级飞轮的齿槽的边沿处设置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的内侧壁与所述齿槽的内侧壁之间有间隙,所述固定块的端部卡在所述间隙内,以对所述次级飞轮轴向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双质量飞轮还包括飞轮齿圈,所述飞轮齿圈安装在所述初级飞轮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的驱动系,包括曲轴、离合器及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双质量飞轮,所述初级飞轮与所述曲轴传动连接,所述次级飞轮与所述离合器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4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智能门禁的考勤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升降平移滚轮式墙面抹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