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方法及生产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4616.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成晓敏;张笑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东海敏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54 | 分类号: | B29C48/154;B29C48/18;B29C48/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国亮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光膜 外观 生产 方法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方法及生产模具,其中,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模具,包括押出模具,所述押出模具内设置有成型腔、出口、第二通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二通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与成型腔连通,押出模具还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或成型腔连通,成型腔具有避让高光膜的第一腔体。本发明实现了高光膜、骨架料和软料在押出模具复合在芯金上,成功实现了高光亮面外观产品的挤出生产,优化了生产工艺,提升了产品的品质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方法及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汽车的美观性,外观饰条的高光亮度需要和车身喷漆一样的高光亮度。现有技术的做法采用押出工艺来生产出本体,然后再通过涂装的方式将高光黑材料喷涂到本体表面。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缺陷1,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设备投入高;缺陷2、产品表面涂装效果差,生产效率低下、工时高、人工成本很高,并且品质不稳定;缺陷3、产品成本很高,不利于市场竞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方法及生产模具,高光膜、骨架料和软料在押出模具复合在芯金上,成功实现了高光亮面外观产品的挤出生产,优化了生产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模具,包括押出模具,所述押出模具内设置有成型腔、与成型腔连通的出口、供芯金进入的第二通道、浇注骨架料的第一流道和浇注软料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通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与成型腔连通,所述押出模具还设置有供高光膜进入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或成型腔连通,所述成型腔具有避让高光膜的第一腔体。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模具,所述第一通道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通道以及斜通道,所述斜通道的末端具有用于将高光膜贴附的压紧块。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模具,所述押出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所述第一流道设置在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之间,所述第二流道设置在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之间,成型腔贯穿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第一模块内,所述第二通道贯穿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后连通成型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方法,高光膜经第二通道进入押出模具、骨架料第一流道进入押出模具,软料经第二流道进入押出模具,高光膜、骨架料和软料复合在芯金上。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芯金沿着第二通道进入押出模具,高光膜经第一通道进入押出模具,通过压紧块贴附在芯金的外表面;
2)贴附有高光膜的芯金进入成型腔,骨架料经第一流道进入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之间的成型腔,成型在芯金外表面;
3)软料经第二流道进入第三模具和第四模具之间的成型腔,成型在骨架料或/和芯金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芯金沿着第二通道进入押出模具,骨架料经第一流道进入成型腔,骨架料成型在芯金外表面;
2)高光膜经第一通道进入押出模具,通过压紧块贴附在骨架料成型的外表面;
3)软料经第二流道进入成型腔,成型在骨架料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方法,在步骤3)后,通过冷却装置对从押出模具中出来的成品进行冷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光膜外观饰条的生产方法,所述高光膜为高光黑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东海敏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东海敏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4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