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平整不漏浆叠合楼板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3490.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5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乔;赵关兴;黄建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红建筑工业化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2 | 分类号: | B28B23/02;B28B1/087;B28B1/04;B28B7/00;B28B7/38;B28B11/08;B28B11/24;B28B1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周祥玉 |
地址: | 3240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平整 不漏浆 叠合 楼板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平整不漏浆叠合楼板生产方法。本发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划线、支模、涂刷脱模剂、布放钢筋、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糙面处理、养护、脱模起吊、清理模台。本发明的边模与钢筋配合处密封性能较好,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漏浆的问题,保证了生产环境的整洁,同时也节约了建筑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本发明的脱模剂具有较好脱模效果,防止叠合楼板与边模或模台之间发生黏连,保证了制得的叠合楼板表面的平整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平整不漏浆叠合楼板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叠合板作为叠合结构的一部分,是预制和现浇相结合的一种结构形式。混凝土叠合板在施工过程中,先在底部安放预制底板,它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起模板的作用,而后两部分混凝土形成整体承受荷载。叠合楼板集现浇和预制优点于一身,是一种当前普通使用的楼盖形式,其产品已经实现生产工厂化,预制桁架筋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新技术,符合建筑产业化发展方向。
混凝土叠合板目前绝大数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目前国内的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设置有外露钢筋,以便于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之间以及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与墙梁之间形成拼缝节点处连接,这样就需要在边模上开设一个通孔以便于钢筋延伸出去,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有从该通孔中溢出导致漏浆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底部开设有U形槽的橡胶胶塞堵塞的方法,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板边模防漏浆装置[申请号:201720984882.9],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橡胶胶塞,所述橡胶胶塞中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橡胶胶塞的垂直插槽,所述橡胶胶塞的底部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橡胶胶塞的弧形凹槽,所述垂直插槽与U型口的左右两端插接,所述弧形凹槽用于包裹外伸钢筋。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漏浆的问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两部分的连接缝隙处设置在钢筋表面,密封效果较差,漏浆现象仍时有发生,故需要一种可靠性更好的不漏浆的叠合楼板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表面平整不漏浆叠合楼板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表面平整不漏浆叠合楼板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划线,确认基准点,依次划好短边线和长边线,再划出预留预埋位置;
步骤二:支模,取若干预埋件、磁盒和边模,按照步骤一中划线标记摆放边模和预埋件,边模摆放完成后用磁盒固定;
步骤三:涂刷脱模剂,将脱模剂均匀涂刷在模台面及边模内侧表面;
步骤四:布放钢筋,按照步骤一中划线标记放置钢筋,在两根钢筋的交叉处对两根钢筋之间进行绑扎;
步骤五: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注入模台,振动平台振动铺平;
步骤六:糙面处理,混凝土初凝后,调整拉毛机刀片高度,运行模台使模台通过拉毛刀片,得到叠合楼板粗胚;
步骤七:养护,将步骤六中得到的叠合楼板粗胚送入养护窑中,自然养护12-36h或蒸汽养护8-12h;
步骤八:脱模起吊,将养护后的楼板粗胚从养护窑中取出,拿掉磁盒轻敲边模至边模松动,得到叠合楼板成品,再将叠合楼板成品起吊至堆放区;
步骤九:清理模台,将边模、磁盒等相关物品清理,再利用铲刀将大块混凝土和脱模剂残渣清除,最后将模台面残余的灰尘清扫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红建筑工业化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宝红建筑工业化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34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醇型胶智能调色装置及其调色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给式铣床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