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纳米金属多层膜韧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2987.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0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于首明;张国君;李婷婷;胡亚娟;王文松;王涛;牛雨萱;魏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1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纳米 金属 多层 韧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纳米金属多层膜韧性的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一种组元材料A的第一层A1,接着沉积第二种组元材料B的第一层B1;然后再沉积组元材料A的第二层A2,A2的厚度不同于A1,接着沉积组元材料B的第二层B2,B2的厚度不同于B1;……;沉积组元材料A的第n层An,An的厚度不同于An‑1,沉积组元材料B的第n层Bn,Bn的厚度不同于Bn‑1,如此交替沉积两种组元材料A和B并同时改变沉积的单层厚度,形成单层厚度在薄膜生长方向上梯度变化的金属多层膜。本发明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薄膜生长方向上调控单层厚度梯度变化,可大幅提高纳米金属多层膜的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薄膜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纳米金属多层膜韧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多层膜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以一定的单层厚度交替叠加组成,因组元材料、单层厚度和界面结构可灵活调控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组元材料单层厚度在纳米尺度的纳米金属多层膜,因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而在耐磨防护层、微电子机械系统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通常,组元材料单层厚度减小到几纳米至几十纳米范围时,金属多层膜可获得峰值强/硬度,且峰值强度可达到理论强度(E/30,E为杨氏模量)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比按混合法则得到的金属材料强度值高2-3倍。
但当组元材料单层厚度减小到纳米尺度时,组元层内位错的萌生、运动和存储均受到强烈约束,导致由位错交互作用引起的应变硬化能力显著降低,而应变局部化倾向增加。因此,纳米金属多层膜的塑/韧性通常较低,在获得峰值强/硬度的同时塑性变形能力也大幅损失,容易出现脆性断裂,这成为制约耐磨防护层、微电子机械系统等的服役寿命和可靠性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提高纳米金属多层膜塑/韧性的方法主要是优化调制周期(相邻两组元单层厚度之和)和调制比(相邻两组元单层厚度之比),调整界面属性(晶体/晶体界面、晶体/非晶体界面)和界面结构/特性(界面失配度与取向关系)等。尽管这些方法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纳米金属多层膜的塑/韧性,但获得的强/硬度往往又低于峰值强/硬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纳米金属多层膜韧性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提高纳米金属多层膜塑性、韧性的方法获得的纳米金属多层膜强度、硬度往往又低于峰值强度、硬度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纳米金属多层膜韧性的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一种组元材料A的第一层A1,接着沉积第二种组元材料B的第一层B1;然后再沉积组元材料A的第二层A2,A2的厚度不同于A1,接着沉积组元材料B的第二层B2,B2的厚度不同于B1;……;沉积组元材料A的第n层An,An的厚度不同于An-1,沉积组元材料B的第n层Bn,Bn的厚度不同于Bn-1,如此交替沉积两种组元材料A和B并同时改变沉积的单层厚度,形成单层厚度在薄膜生长方向上梯度变化的金属多层膜。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计梯度多层结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1、设计Bn层厚度hB(n),最表面的Bn层的厚度设计为获得峰值硬度时的单层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