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挡圈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2780.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5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平;马尧;吴新洲;刘大为;李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郭斌莉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挡圈制造方法,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该螺旋挡圈制造方法包括:S1:将中空的且在平面上呈螺旋状的带形结构套接在芯棒上,并将螺旋状的带形结构的其中一端固定在芯棒的一侧;S2:以螺旋状的带形结构的被固定在芯棒上的一端为起点,沿芯棒的长度方向,在芯棒上呈螺旋形轨迹滚压螺旋状的带形结构的远离芯棒的侧边,并将其固定为等径的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在螺旋挡圈的绕制过程中,直线形带材远离芯棒的一侧会受到较大的拉力,靠近芯棒的一侧会受到较大的压力,从而会导致加工后的螺旋挡圈的腹平面产生歪斜扭转,以及导致加工后的螺旋挡圈经常出现外圈开裂而内圈褶皱或者断裂的现象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挡圈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挡圈也称螺旋弹性挡圈,其广泛应用于阀门、仪表、滚针轴承、皮带轮、快速接头等机械装配中。螺旋挡圈的结构如图1所示,沿螺旋挡圈的轴向,螺旋挡圈包括多层,每层螺旋挡圈的直径均相等。
螺旋挡圈的制造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下料过程和绕制过程。现有的螺旋挡圈的下料过程普遍采用直线形下料方式,即,在板状的材料上裁剪出直线形的带材。螺旋挡圈的绕制过程为:将直线形带材的一端固定在螺旋挡圈加工模具中的芯棒的一侧,并使直线形带材的板面与芯棒的轴向垂直;继而在芯棒上沿芯棒的长度方向螺旋绕制直线形带材。经过下料过程和绕制过程后,直线形带材可以被加工成螺旋挡圈。
但是在现有的螺旋挡圈的绕制过程中,直线形的带材远离芯棒的一侧会受到较大的拉力,靠近芯棒的一侧会受到较大的压力,从而会导致加工后的螺旋挡圈的腹平面产生歪斜扭转,以及导致加工后的螺旋挡圈经常出现外圈开裂而内圈褶皱或者断裂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挡圈制造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现有的螺旋挡圈的绕制过程中,直线形的带材远离芯棒的一侧会受到较大的拉力,靠近芯棒的一侧会受到较大的压力,从而会导致加工后的螺旋挡圈的腹平面产生歪斜扭转,以及导致加工后的螺旋挡圈经常出现外圈开裂而内圈褶皱或者断裂的现象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螺旋挡圈制造方法包括:
S1:将中空的且在平面上呈螺旋状的带形结构套接在芯棒上,并将螺旋状的带形结构的其中一端固定在芯棒的一侧;
S2:以螺旋状的带形结构的被固定在芯棒上的一端为起点,沿芯棒的长度方向,在芯棒上呈螺旋形轨迹滚压螺旋状的带形结构的远离芯棒的侧边,并将螺旋状的带形结构固定为等径的中空的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的,螺旋挡圈制造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1之前的步骤S0:
S0:在板状材料上切割出螺旋状的带形结构。
进一步的,步骤S0包括:
S01:确定螺旋状的带形结构的螺距;
S02:根据螺距,在板状材料上逐圈切割出等螺距的螺旋状的带形结构。
进一步的,在步骤S01中:
获取螺旋挡圈的带宽、下料余量和加工余量,基于螺旋挡圈的设计宽度、下料余量和加工余量计算螺距为:
a=(b+m1+m2)
式中:a为螺距;b为螺旋挡圈的带宽;m1为下料余量,m1的值根据板状材料的材质和切割方式选取;m2为加工余量,m2的值根据螺旋挡圈的带宽和回弹预测的结果选取。
进一步的,步骤S02包括:
S020:在板状材料上确定螺旋起点的位置;
S021:确定螺旋状的带形结构所需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7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