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洁净提升和智能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2523.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6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睿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3/44;B66C13/48;B66C13/46;B66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洁净 提升 智能 搬运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洁净提升和智能搬运系统,包括:位于洁净环境下工作的行车本体、条码定位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位于控制室的远程控制单元;所述条码定位单元设置在所述行车本体上,用以获取行车的行程定位数据;所述条码定位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信连接,并能够将采集到的行程定位数据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为行车本体上的变频器和/或能够读取行车本体状态数据的单片机,且能够将读取到的行车状态数据和/或变频器中的故障代码数据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洁净提升和智能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满足洁净室相关要求;并对全自动行车进行定位,条码监测的稳定,满足自动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洁净搬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洁净提升和智能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在工业4.0驱动下,制造业开始从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型模式向低能耗、环保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转变,尤其是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精密制造、柔性显示以及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带动着中国制造业走向产业链的更高端。产业升级也倒逼配套制造装备不断升级,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要。与传统起重机相比,洁净提升和智能搬运系统除了能满足物料在空间内移动、搬运工艺外,具有环境友好、人工智能等特点。高端制造业大多具有生产环境洁净、能耗低、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这也要求配套制造装备满足以上特点,物料提升或搬运系统装备作为厂内物料生产转运过程的主要装备,同样需要朝着洁净化、轻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借助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工具,生产环境大多采用洁净无尘室或无尘车间,所谓无尘车间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气体、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声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日常生产各个环节都涉及的物料吊装、关键部件组织、模具更换、半成品搬运过程必须考虑洁净防护和精确定位。然而常规起重机或搬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固体颗粒物和静电吸附尘埃等,满足不了洁净室相关要求;现有的搬运系统对全自动行车进行定位,条码监测的实时性不好,导致实际定位效果不太理想,且无法实时监测,不能满足自动化操作。为此,提出一种洁净提升和智能搬运系统。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洁净提升和智能搬运系统及控制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洁净提升和智能搬运系统,包括:位于洁净环境下工作的行车本体、条码定位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和位于控制室的远程控制单元;
所述条码定位单元设置在所述行车本体上,用以获取行车的行程定位数据;
所述条码定位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信连接,并能够将采集到的行程定位数据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为行车本体上的变频器和/或能够读取行车本体状态数据的单片机,且能够将读取到的行车状态数据和/或变频器中的故障代码数据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无线通信连接,且能够将采集到的行车状态数据和故障代码数据经过处理后发送给所述远程控制单元;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和所述远程控制单元无线通信连接,且所述远程控制单元能够借助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控制所述行车本体进行智能搬运工作。
优选地,所述行车本体包括:第一轨道梁、第二轨道梁、主梁和电动葫芦;
所述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平行设置;
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规定梁上,且能够在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上走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睿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睿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