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点云轨迹图片联动的多视角作业查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1139.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1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范祺;逯梦强;夏孟龙;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54 | 分类号: | G06F16/54;G06V20/58;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谢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轨迹 图片 联动 视角 作业 查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点云轨迹图片联动的多视角作业查看方法和装置,依托于轨迹以及图片的信息,能更好的提高作业时获取的信息量以及提高采集数据的精度。采集不同要素的时候进行不同视角的切换且匹配实际图片能更好的提高作业的效率。对应视角下的依托轨迹方向进行图片及点云的播放前进能更好的检测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与点云的贴合性。能结合AI图片处理的能力依托质量高的现实图片进行相应信息的验证与补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高精度地图数据生产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云轨迹图片三者联动多视角作业查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GIS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实现空间数字化、虚拟化以建立数字地理空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把握高新技术潮流、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数字城市、数字地球等为代表的数字地理空间在土地利用监管、空间信息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和管理上都有着重要作用。数字地理空间建立的基础是地理数据三维模型的建立。测绘手段获得的路段空间数据基本属于2D或者2.5D结构,表现的只是平面信息,高程信息只是作为属性信息关联在其中,无法表现路段的三维结构。
所谓的高精度地图,实际上是相对于现在已经普及的普通导航电子地图而言的。高精度地图不仅有高精度的坐标,同时还有准确的道路形状,并且每个车道的坡度、曲率、航向、高程、侧倾的数据也都含有。普通的导航电子地图会描绘出道路,而车道级高精度地图不仅会描绘道路,更会描绘出一条道路上有多少条车道,会真实地反映出道路的实际样式。
然而,在现有的高精度地图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基于点云文件信息进行数据采集的,但是点云信息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得到保证的,当点云文件信息效果不好的时候再去依托现实图片进行补充,很容易在初次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出现要素的遗漏与精度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点云轨迹图片联动的多视角作业查看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点云信息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得到保证,当点云文件信息效果不好的时候再去依托现实图片进行补充,很容易在初次采集数据的过程中出现要素的遗漏与精度的偏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点云轨迹图片联动的多视角作业查看方法,包括:
采集车在采集点云信息时,同时采集行车的轨迹信息以及当前轨迹对应拍摄的多视角的轨迹图片;
将所述点云信息和所述轨迹信息加载到作业平台中进行显示,并将所述轨迹图片加载至轨迹图片展示框中,以进行多视角作业查看。
作为优选的,同时采集行车的轨迹信息以及当前轨迹对应拍摄的轨迹图片,具体包括:
采集车在进行地理测绘信息采集时,依据预设距离生成行车对应的轨迹信息以及当前轨迹对应拍摄的轨迹图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轨迹信息包括轨迹编号,轨迹对应的图片名称,图片拍摄时间,拍摄地的投影坐标,拍摄地的经纬度,拍摄时的航向角、俯仰角、翻转角,轨迹图片的清晰度;所述轨迹编号包括轨迹条号和对应步号。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
将多个所述轨迹信息关联,以通过轨迹编号或轨迹ID进行视角中心切换。
作为优选的,所述轨迹图片展示框包括多个视角的轨迹图片,多个视角的轨迹图片间可相互切换。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
根据储存的航向角,俯仰角,以及翻滚角信息,自动调整作业平台点云的显示视角,使得同时展示的点云影像和对应的轨迹图片在同一视角下。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
设置各个视角下轨迹图片的播放模式和跳转速度,实时进行视角的调整与推进,并更新显示的轨迹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1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