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0784.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3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明;温建亮;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G01V3/40;B64C29/00;B64D47/00;B64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3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直升机 测量 装置 系统 | ||
1.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升机机体(3)、螺旋桨(4)、CS-VL铯光泵磁力仪(13)、碳纤维管(12)、碳纤维板(16)、铝合金固定扣(17)和碳纤维三通(18),所述螺旋桨(4)转动连接于所述直升机机体(3)的顶部,所述碳纤维杆(15)的其中一端通过所述铝合金固定扣(17)和探头适配器(11)与所述直升机机体(3)固定连接,所述碳纤维三通(18)套设在所述碳纤维管(12)外表面,并与所述碳纤维管(12)固定连接,所述CS-VL铯光泵磁力仪(13)固定连接于所述碳纤维杆(15)远离所述直升机机体(3)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机体(3)的尾部固定连接有尾翼(1),所述直升机机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起落架(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三通(18)将两根碳纤维管(12)组成立体三角形的碳纤维立体支架(10),所述碳纤维立体支架(10)底端与所述起落架(5)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机体(3)的底部设有碳纤维杆(15),所述碳纤维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碳纤维板(16),所述碳纤维杆(15)和所述碳纤维板(16)共同做成搭载平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机体(3)底部的所述碳纤维杆(15)上设有固定螺母(14),所述搭截平台通过所述固定螺母(14)与所述直升机机体(3)的底部螺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14)的底部呈圆柱状,所述固定螺母(14)的顶部针六棱柱状,所述碳纤维板(16)顶部开设有向下凹陷呈正六边形孔洞。
7.一种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系统,包括直升机GPS(2)、补偿仪GPS(6)、AARC51补偿仪(7)、气压高度计(8)和雷达高度计(9),所述直升机GPS(2)通过所述探头适配器(11)与所述直升机机体(3)固定连接,所述AARC51补偿仪(7)、所述补偿仪GPS(6)、所述气压高度计(8)和所述雷达高度计(9)通过专用线缆、专用串口依次连接,并组成磁测实时补偿系统;所述CS-VL铯光泵磁力仪(13)通过所述探头适配器(11)与实时磁测补偿系统连接,组成了磁测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仪GPS(6)、AARC51补偿仪(7)、气压高度计(8)和雷达高度计(9)固定连接于搭载平台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高度计(8)与所述AARC51补偿仪(7)连接,用于将检测的气压数据传输给所述AARC51补偿仪(7),所述雷达高度计(9)与所述补偿仪GPS(6)连接,用于将检测的高度数据传输给所述补偿仪GPS(6)。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航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机体(3)通过无线网络与用户的手持终端连接,用于将测量数据实时传输给用户,所述手持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未经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07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