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工程车底盘维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7360.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6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伟;张鸣;李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F5/04 | 分类号: | B66F5/04;B60S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魏新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工程车 底盘 维修 装置 | ||
1.电力工程车底盘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撑装置和滑动连接在底盘支撑装置上的承托装置;
所述的底盘支撑装置包括主横梁(1),所述的主横梁(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竖推杆(2),每个所述的液压竖推杆(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横推杆(3),每个所述液压横推杆(3)一端的上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液压支撑腿(4)和液压起升腿(5),相对的两个液压横推杆(3)一侧固定连接有大线柱(6),另两个液压横推杆(3)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承重线轮(7),所述的承重线轮(7)上缠绕有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大线柱(6)上的钢丝绳;
所述的承重线轮(7)同轴固定连接有承重从动齿轮(8),所述的承重从动齿轮(8)旁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液压横推杆(3)一端的锁紧装置;
所述的承托装置包括承托架,所述的承托架下端转动连接有可在钢丝绳上行走的承托轮(9);
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液压横推杆(3)上的锁紧线轮(10),所述的锁紧线轮(10)上缠绕有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液压横推杆(3)上的绳索,所述的锁紧线轮(10)同轴固定连接有和所述承重从动齿轮(8)啮合的承重驱动大齿轮(11),所述的承重驱动大齿轮(11)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液压横推杆(3)上的锁紧从动小齿轮(12),所述的锁紧从动小齿轮(12)同轴固定连接有锁紧驱动皮带轮(13),所述的锁紧驱动皮带轮(13)通过皮带和同轴转动连接在承重从动齿轮(8)上的锁紧从动皮带轮(14)相连,所述的锁紧从动皮带轮(14)同轴固定连接有锁紧基础柱(15),所述的锁紧基础柱(15)侧壁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中空的离心筒(16),每个所述的离心筒(16)内均滑动连接有离心柱(17),每个所述的离心柱(17)和离心筒(16)之间均通过弹簧相连,每个所述的离心柱(17)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柱(18);
所述的承重从动齿轮(8)旁侧设置有滑动连接在液压横推杆(3)上的弧形齿圈(19),所述的弧形齿圈(19)可和所述的承重从动齿轮(8)啮合,两个所述的弧形齿圈(19)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滑轨(20),若干所述的驱动柱(18)滑动连接在弧形滑轨(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车底盘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滑轨(20)一侧固定连接有楔形孔(21),两个相对的所述液压横推杆(3)一侧均上下滑动连接有启动梁(22),两个所述的启动梁(22)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23),所述的楔形块(23)可插入对应的楔形孔(21)内并带动相应的弧形齿圈(19)远离承重从动齿轮(8)运动;
两个所述的启动梁(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启动液压缸(24),两个所述的启动液压缸(24)分别和两个液压横推杆(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的任一所述的电力工程车底盘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架包括承托横梁(25),所述的承托横梁(25)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承托侧梁(26),两个承托侧梁(26)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承托前梁(27)和承托后梁(28),两个承托前梁(27)和两个承托后梁(28)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梁(29),相邻的导向梁(29)外滑动套设有导向套(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工程车底盘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横梁(25)内转动连接有横梁双头螺杆(31),所述的横梁双头螺杆(31)两端分别和两个承托侧梁(26)相配合,两个所述的承托侧梁(26)内均转动连接有侧梁双头螺杆(32),两个所述的侧梁双头螺杆(32)分别和相应的承托前梁(27)和承托后梁(28)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工程车底盘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导向套(30)内均转动连接有导向双头螺杆(33),两个所述的导向双头螺杆(33)分别和相应的导向梁(29)相配合;
所述的横梁双头螺杆(31)、两个所述的侧梁双头螺杆(32)、两个所述的导向双头螺杆(33)均为大螺距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技学院,未经郑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73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u-WO3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