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3111.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姚贺;杨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弘宇水处理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常州大学;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泽锋 |
地址: | 21551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淋洗 联用 技术 修复 重金属 有机物 复合 污染 土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电动:将土壤区中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加入稀硝酸,调节土壤pH至6~7,土壤的初始含水率控制在30%~40%,对酸化后的污染土壤施加电场,电压为1~5V/cm,初始电流为0.1~0.6A,电极室加入强酸强碱盐溶液平衡24~48小时,阴极电解液pH调节为4~5,电解时间为7~10天;
S2、淋洗:向电极室加入淋洗液,按照土壤与淋洗液的固液比为1g∶10~15mL配置,将第二储液室中的淋洗液通过蠕动泵输入电极室后,通过电极板的作用施加电场,电极室淋洗溶液通过蠕动泵控制流速,淋洗时间为7~10天,处理后的淋洗液再输出到土壤区,完成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电极室加入的是强酸强碱盐溶液是NaNO3或KNO3溶液的一种,摩尔浓度为0.1~0.2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淋洗液为EDTA-2Na溶液和Brij-35溶液,EDTA-2Na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0.03mol/L,Brij-35溶液质量浓度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电极室淋洗液通过蠕动泵控制流速为0.6~0.8mL/min,其中,淋洗运行时间与电解时间相同。
5.一种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第一储液室、pH自动控制加液机、电流监测记录装置、法兰、蠕动泵、电极室、第二储液室、第三储液室和土壤区;所述电极室内设置电极板,所述电源阴阳两极分别与电极板连接,所述电源阴极连接第一储液室和pH自动控制加液机,所述电极室输入端与蠕动泵连接,电极室输出端与土壤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区两侧分别通过法兰与电极室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的另一端与第二储液室和第三储液室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淋洗联用技术修复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的装置,所述第一储液室的液体为稀硝酸、第二储液室的液体为淋洗剂和第三储液室的液体为溢出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弘宇水处理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常州大学;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苏州弘宇水处理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常州大学;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1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