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驱动的电机底座调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2327.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魏良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6 | 分类号: | H02K5/26;H02K7/1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百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8 | 代理人: | 白海军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电机 底座 调整器 | ||
本发明属于抽油机附属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的电机底座调整器,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驱动机构为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其结构包括驱动轴、连接体A、连接体B和连杆,连接体A和连接体B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左旋螺纹区段和右旋螺纹区段的外侧,连接体A和上板之间、连接体A和下板之间,连接体B和上板之间,连接体B和下板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杆连接,各连杆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构成具有三角形单元的空间桁架结构。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具有众多三角形单元的多联桁架结构,使抽油机电机在升降的同时得到和稳定支撑,同时保证了升降过程中的运动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抽油机附属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的电机底座调整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石油工业生产中,游梁式抽油机是一种主流的采油设备。游梁式抽油机内设置有大功率电动机和减速器,电动机和减速器之间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实现动力连接。皮带在大负荷工况下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轻度的松弛,导致皮带磨损加快,皮带寿命缩短,机械效率下降的。另外,我国北方的寒冷地区,冬夏温差大,皮带在热胀冷缩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松弛问题。因此,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对电机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
经检索,其他领域中已经存在一些可对电机位置进行微调的电机底座,但这类电机底座产品均是采用横向调节的方式,若将其应用于游梁式抽油机中,电机自身的重力无法对电机底座的支撑稳定性做出贡献,使这种活动底座的支撑稳定性难以保证,导致电机工作过程中噪音大,震动严重,严重损害电机以及皮带等附属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游梁式抽油机上的、可对电机位置进行微调的电机底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驱动的电机底座调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上板和下板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对抽油机电机位置的调整,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驱动机构为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其结构包括驱动轴、连接体A、连接体B和连杆,驱动轴上设置有左旋螺纹区段和右旋螺纹区段,连接体A和连接体B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左旋螺纹区段和右旋螺纹区段的外侧,连接体A和上板之间、连接体A和下板之间,连接体B和上板之间,连接体B和下板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杆连接,各连杆在上板和下板之间构成具有三角形单元的空间桁架结构;
所述连接体A与驱动轴的中部之间、连接体B和驱动轴的中部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省力弹簧,连接体A和连接体B分别在两个省力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保持远离驱动轴中部的运动趋势;
所述左旋螺纹区段的长度小于右旋螺纹区段,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与连接体A之间设置有上扣弹簧,当连接体A运动至左旋螺纹区段的尽头后,上扣弹簧被连接体A压缩。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轴在一台伺服电机的驱动下旋转。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轴的动力来自抽油机电机,抽油机电机与驱动轴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是由带传动机构、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90°齿轮转向器A、滑杆滑套机构和90°齿轮转向器B等六部分依次连接组成的传动链,其中,电磁离合器的输入端通过带传动机构与抽油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90°齿轮转向器B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体A和连接体B上还穿有导向支撑杆,连接体A和连接体B滑动安装在导向支撑杆上,导向支撑杆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平行,导向支撑杆的外侧也套有省力弹簧,省力弹簧夹在连接体A和连接体B之间,使连接体A和连接体B保持相互远离的运动趋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上扣弹簧为波形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正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2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