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树皮纤维混纺纱线的环保染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1119.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国梁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1/00;D06P1/52;D06P1/48;D06P1/653;D06P3/85;D06M16/00;D02G3/04;D06M10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树 纤维 混纺 纱线 环保 染色 方法 | ||
一种桑树皮纤维混纺纱线的环保染色方法,由于桑树皮纤维的强度不高,故本发明将其与竹纤维混纺加捻,提升纤维的强度,然后使用生物酶处理混纺纱线,由于生物酶对纱线作用比较缓和,不会使纤维强度降低太多,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后续天然染料的染色效果;在染色过程中加入了少量助染剂,不但可以显著提升天然染料的染色效果,而且可以不再使用元明粉,且浴比低,符合国家对纺织行业的环保要求;本发明的桑树皮纤维混纺纱线的环保染色方法,不但染色效果好,而且得到的混纺纤维耐磨性能好,不易起毛起球,显著提升了纱线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染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桑树皮纤维混纺纱线的环保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竹纤维产品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杀菌的效果,因为竹子里面具有一种独特物质,该物质被命名为“竹醌”,具有天然的抑菌、防螨、防臭、防虫功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棉、木等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殖,而竹纤维制品上的细菌不但不能长时间生存,而且短时间内还能消失或减少,24小时内细菌死亡率达75%以上。
桑树皮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天然纤维,它既有棉的特征,又具有麻纤维优点,因此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桑皮纤维的纤维素含量较低,仅40%左右,纤维较短,且强度不够。桑树皮纤维的长度较短,作为内层纤维能够防止布料起毛起球,提高布料耐磨性。
随着人们健康、安全、环保理念的日益增强,竹纤维作为绿色、低碳、生态纺织用品的代表,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但竹纤维染色存在上色不匀、色点、白点、染不透和深色提升性不好等问题,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将是纺织领域的重要课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树皮纤维混纺纱线的环保染色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树皮纤维混纺纱线的环保染色方法。
一种桑树皮纤维混纺纱线的环保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混纺:将桑树皮纤维与竹纤维用并纱机并和后,卷绕成筒子;将并和后的筒子喂入并捻机加捻,得到混纺纱线;
B、预处理:采用酶精炼液对混纺纱线进行生物精炼处理,然后85-90℃高温使酶去活,取出晾干;
C、染液配制:在染料桶内将天然植物染料和助染剂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制得生物染液;
D、染色:将配制好的生物染液注入到染色桶内,并将温度升至60-65℃,加入预处理后的纱线进行染色,以1-2℃/min的速度升温至90-95℃,然后保温15-20min;
E、后处理:将染色后的纱线取出后用65-70℃的皂洗液进行皂洗18-25min,然后再用冷水清洗;取出纱线,45-50℃烘干,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酶精炼液采用的酶为果胶酶和中性淀粉酶组成的混合酶。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酶精炼液,包括以下成分:pH缓冲剂 3-5 g/L、混合酶 3-6 g/L、EDTA 1-3 g/L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8 g/L。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生物精炼的pH值为6.5-7.5,处理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20-30min,浴比为1:(10-15)。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生物染液中,天然植物染料的浓度为18-30 g/L,助染剂的浓度为6-10 g/L。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助染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聚氨基酸/壳聚糖复合材料 1-3%、海藻酸钠 0.2-0.5%、冰醋酸 2-5%和水 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国梁,未经姚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1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