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营配调模型管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8592.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陆一鸣;吕广宪;刘鹏;杜建;李运硕;谭璐;叶小晖;王立岩;段祥骏;蔺海丽;冯德志;许媛媛;王国庆;岑维聪;刘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83 | 分类号: | G06F16/83;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调 模型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营配调模型管理方法和系统,包括:搜索配电自动化模型,得到调度模型、配电自动化模型和营销模型的边界设备;对边界设备进行分析,得到配电自动化模型、营销模型与调度模型间重叠的设备信息和拓扑信息;在配电自动化模型、营销模型与调度模型中分别对重叠的设备信息和拓扑信息进行处理,并将配电自动化模型、营销模型与调度模型进行合并,得到营配调全模型。本发明可解决营配、调配之间的设备信息重叠、边界模糊等问题,实现了边界设备的有效管理并基于边界设备进行营配调模型的融合,可为一体化供电服务指挥平台提供营配调一体化模型,为配电网运维的精益化管理、供电可靠性的持续提高、供电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营配调模型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以满足用电需求、提高供电质量、促进智能互联为目标,各级电力公司均大力开展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的建设。供电服务指挥系统的实施成效有赖于深度融合了设备、营销、调控等系统数据的配电网统一信息模型。然而,配电网所涉及的对象众多、指定区域不明确、运行方式和一次网架变更频繁、业务职能调整多样,导致区域之间配网模型相互重叠、信息缺失、变化频繁、边界模糊等问题突出,在区域内则存在营配调边界模糊、信息缺失、信息重叠等问题,特别是对配网“上下游”、“左右临”、“内外层”分界及其包含部分无法描述。
为形成供电服务指挥平台所需的营配调融合模型,传统方法是以手动的方式指定模型拼接点,完成营配调模型的合并。这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模型的维护和核对,特别是运行方式和一次网架变更频繁,调配之间、营配之间的边界变化频繁,严重影响了营配调融合模型的实用性和可信性,以营配调融合模型为基础的一体化供电服务指挥平台也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如何对营配调之间的边界进行有效管理成为营配调融合模型构建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营配调模型管理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
搜索配电自动化模型,得到调度模型、配电自动化模型和营销模型的边界设备;
对所述边界设备进行分析,得到所述配电自动化模型、营销模型与调度模型间重叠的设备信息和拓扑信息;
在配电自动化模型、营销模型与调度模型中分别对重叠的设备信息和拓扑信息进行处理,并将配电自动化模型、营销模型与调度模型进行合并,得到营配调全模型。
优选的,所述搜索配电自动化模型,得到调度模型、配电自动化模型和营销模型的边界设备,包括:
对配电自动化模型中的各设备分别进行搜索:
当设备为断路器,电压为第一电压且所属设备容器可追溯为变电站时,所述设备为调配边界设备;
当设备为断路器,所属设备容器非变电站,且所述设备一端可以搜到连接的交流线路段,另外一端搜索不到连接的交流线路段时,所述设备为馈线边界设备;
当设备为电力变压器且高压侧电压为第一电压时,所述设备为营配边界设备;
其中,配电自动化模型包括多个馈线模型;调配边界设备为配电自动化模型与调度模型间的边界设备,馈线边界设备为馈线模型间的边界设备,营配边界设备为配电自动化模型与营销模型间的边界设备。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边界设备进行分析,得到所述配电自动化模型、营销模型与调度模型间重叠的设备信息和拓扑信息,包括:
对馈线边界设备进行分析:当两个馈线模型有相同的ID的对象为馈线模型间重叠的对象;
对调配边界设备进行分析:当馈线模型中的断路器与调度模型中电压为第一电压的断路器名字相同时,名字相同的断路器为配电自动化模型与调度模型间的重叠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8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