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环式可调节腕关节康复训练外骨骼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5043.5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7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生;葛振杨;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环 调节 腕关节 康复训练 骨骼 | ||
1.一种开环式可调节腕关节康复训练外骨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组件(1)、腕部自旋组件(2)、腕部屈伸组件(3)、腕部偏挠组件(4)、手柄组件(5)和前臂护板组件(6),腕部自旋组件(2)安装在基座组件(1)上并沿基座组件(1)在圆周方向转动,腕部屈伸组件(3)安装在腕部自旋组件(2)的右侧,腕部偏挠组件(4)安装在腕部屈伸组件(3)的末端,手柄组件(5)安装在腕部偏挠组件(4)上并调整患者腕部的偏挠,前臂护板组件(6)安装在基座组件(1)和腕部屈伸组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环式可调节腕关节康复训练外骨骼,其特征在于:基座组件(1)包括基座本体(101)、第一双沿弧形滑轨(102)和第二双沿弧形滑轨(103),基座本体(101)包括底座(101-1)和开环本体(101-2),开环本体(101-2)固定安装在底座(101-1)上,第一双沿弧形滑轨(102)和第二双沿弧形滑轨(103)分别安装在开环本体(101-2)的左右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环式可调节腕关节康复训练外骨骼,其特征在于:第一双沿弧形滑轨(102)的内侧设有内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环式可调节腕关节康复训练外骨骼,其特征在于:腕部自旋组件(2)包括自旋电机(201)、承载滑座(202)、自旋齿轮(203)、偏心轴承(204)和同心轴承(205),承载滑座(202)安装在基座本体(101)上,自旋电机(201)安装在承载滑座(202)的外端,自旋电机(20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自旋齿轮(203),自旋齿轮(203)与基座组件(1)的第一双沿弧形滑轨(102)的内齿相啮合,一组偏心轴承(204)安装在承载滑座(202)左侧的内壁上,且一组偏心轴承(204)与第一双沿弧形滑轨(102)的外沿转动连接,另外一组偏心轴承(204)和一组同心轴承(205)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承载滑座(202)右侧的内壁上,且另外一组偏心轴承(204)和一组同心轴承(205)分别与第二双沿弧形滑轨(103)的内沿和外沿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环式可调节腕关节康复训练外骨骼,其特征在于:腕部屈伸组件(3)包括腕屈伸连接板(301)、电机支架(302)、腕屈伸电机(303)、腕屈伸运动板(304)、键(305)、第一伞齿轮(306)、轴(307)、第二伞齿轮(309)和限位螺栓(310);
腕屈伸连接板(301)与承载滑座(202)的右侧端面连接,电机支架(302)安装在腕屈伸连接板(301)上,腕屈伸电机(303)水平安装在电机支架(302)上,第一伞齿轮(306)安装在腕屈伸电机(303)的输出轴上,腕屈伸运动板(304)通过轴(307)和键(305)转动安装在腕屈伸连接板(301)的末端,第二伞齿轮(309)套装在轴(307)上,且第二伞齿轮(309)与第一伞齿轮(306)相啮合,限位螺栓(310)固定在腕屈伸连接板(3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环式可调节腕关节康复训练外骨骼,其特征在于:腕部屈伸组件(3)还包括轴承端盖(308),轴承端盖(308)安装在轴(307)上下两端的腕屈伸运动板(30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环式可调节腕关节康复训练外骨骼,其特征在于:腕部偏挠组件(4)包括尺偏挠电机(401)、电机固定板(402)、密封板(403)、电机齿轮(404)、不完全齿轮(405)、连接块(406)、连接轴(407)和连接板(408),
电机固定板(402)竖直安装在腕屈伸运动板(304)的端部,尺偏挠电机(401)水平安装在电机固定板(402)上,尺偏挠电机(401)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固定板(402)后与电机齿轮(404)连接,密封板(403)与电机固定板(402)平行安装,不完全齿轮(405)通过连接轴(407)转动安装在电机固定板(402)和密封板(403)上,不完全齿轮(405)与电机齿轮(404)相啮合,连接板(408)通过连接块(406)与不完全齿轮(40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50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缸盖表面油污燃烧炉
- 下一篇:摄像光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