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铆接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3335.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祥;石深刚;许成;李竹青;胡家泉;贾玉龙;王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43/00;B21D43/04;B21D43/10;B21D4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王卫忠;李雪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铆接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铆接装置及系统,使用时,首先将电机支架与冷凝器固定块重叠放置在凹形定位工装内,之后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带动凹形上模板向下方向运动,直至凹形上模板压合凹形定位工装并保持预设时间,此时通过轴向力将电机支架与冷凝器固定块压合在铆接模具上,从而实现在两者重叠的位置形成两个凸起的铆接点,实现将两者铆接在一起,本发明利用自动铆接的方式将电机支架与冷凝器固定块的铆接在一起,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焊接方式出现焊接不准确的情况,并且采用自动铆接的方式不会产生会操作人员有害的火花和气体,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铆接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行业中需要将电机支架与冷凝器固定块等的工件焊接在一起,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的是人工操作点焊机的方式,完成电机支架与冷凝器固定块的焊接,但是上述方式由于采用人工方式,所以会出现焊接不准确的情况,并且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及气体将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铆接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焊接方式出现焊接不准确的情况,并且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及气体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铆接装置,包括:
机架;
驱动气缸,倒置于所述机架的顶部;
凹形上模板,设置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端;
凹形定位工装,设置于所述凹形上模板的正下方,所述凹形定位工装的两个凸起端均设置有铆接模具,所述铆接模具包括:铆接槽和铆接凸点,所述铆接凸点设置于所述铆接槽内。
可选的,所述凹形上模板和凹形定位工装的形状均与待铆接的工件相适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铆接系统,如前述所述的自动铆接装置、机械手、第一待铆接工件送料装置、第二待铆接工件送料装置和机器人,所述机械手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一待铆接工件送料装置和自动铆接装置之间,所述机器人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二待铆接工件送料装置和自动铆接装置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待铆接工件送料装置包括:支架、震动盘和光电检测传感器,所述震动盘安装于所述支架内,所述光电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震动盘靠近所述自动铆接装置一端的出料端。
可选的,所述震动盘:包括震动台、料斗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料斗侧壁的螺旋导轨和外壁的出料导轨,所述料斗安装于所述震动台上,所述螺旋导轨的一端与所述料斗相连通,且所述螺旋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导轨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二待铆接工件送料装置设置为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上安装有若干个输送托盘,第二待铆接工件放置于所述输送托盘内,所述输送线靠近所述自动铆接装置一端的出料端设有光电检测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自动铆接系统还包括:产品输送线,所述产品输送线的入料端设置为靠近所述机器人的一侧。
可选的,当第一待铆接工件和第二待铆接工件在所述自动铆接装置内进行铆接时,机器人始终抓取第二待铆接工件。
可选的,所述机器人为六轴机器人。
可选的,所述机械手为三轴机械手。
(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3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