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综合管廊的铝合金模板的连续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8317.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闫云飞;赵福勇;李凌宜;杨珂;崔明英;张小航;刘明;李笑天;王润涛;冯争;张国磊;姚峰;王小转;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二部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综合 铝合金 模板 连续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具体提出了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铝合金模板的连续施工方法,其中,第一节综合管廊第二次浇筑施工与第二节综合管廊第一次浇筑施工同时进行,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第一节综合管廊墙体及顶板铝合金模板安装的同时,利用第一节综合管廊拆除下来的底模结构进行第二节综合管廊的底板及导墙施工;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拆除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运往下一施工段;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强度达到50%~75%后,拆除顶面模板,保留顶托和纵向支撑杆,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拆除,同时,第二节综合管廊的底板及导墙施工完成,将拆除的墙体及顶板铝合金模板继续进行第二段综合管廊墙体及顶板施工。如此实现连续循环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铝合金模板的连续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管廊作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廊,即共同沟、共同管道,即建于城市地下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实现统一规划。
目前管廊施工多采用两次浇筑,即从下至上,先浇筑下部的导墙部分,然后再浇筑剩余部分。导墙浇筑时,外模多采用木模板、铝模板和木塑模板等。其中,木模板需要的较多的支撑构件;支模、拆模耗时久,周转效率低;模板的搭设、转移和拆卸等均需要较多的人工成本;周转次数少;且木模板浇筑时易出现漏浆、涨模等现象,导致拆模后成型效果较差,易出现错台、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木塑模同样需要较多人工成本、支撑构件;周转效率较低;且其刚度较差,浇筑时易出现涨模现象,成型效果一般。于铝模的周转特性突出及施工质量良好,在大体量的管廊标准段结构中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铝模板同样需要较多人工;周转速度比木模板稍快,但整体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铝合金模板的连续施工方法,能够实现连续循环作业,快速周转施工,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综合管廊的铝合金模板的连续施工方法,
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第一节综合管廊的第一次浇筑施工;
S11:首先浇筑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的上方安装与之垂直的竖向支撑钢筋,在竖向支撑钢筋上安装底面模板,底面模板为多个且沿管廊延伸方向间隔并列排布;
S12:安装导墙内模板;
S13:安装导墙外模板,调整导墙外模板的垂直度,并利用间距一定的止水螺杆连接导墙外模板与导墙内模板;
S14:通过上述步骤S11-S13完成第一节综合管廊的底模结构的安装,底模结构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第一次混凝土浇筑;
步骤S2:第一节综合管廊第二次浇筑施工与第二节综合管廊第一次浇筑施工同时进行;
S21:第一节综合管廊的第二次浇筑施工;
S211: 导墙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养护期,保留内墙导向模板和外墙导向模板,拆除综合管廊底模结构其余的安装模板;
S212:安装内墙模板与外墙模板: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以底模结构为基础进行安装,内墙模板与内墙导向模板连接固定,外墙模板与外墙导向模板连接固定,并利用止水螺杆连接外墙模板与内墙模板;
S213:安装腋角模板:腋角模板的一端连接固定于内墙模板的顶端;
S214:安装顶面模板:顶面模板包括龙骨、顶面模板单元、早拆连接板和顶托,顶托固定连接于纵向支撑杆上,顶托与相邻龙骨之间通过早拆连接板固定连接,安装完纵向支撑杆后,在两个对称位置的内墙模板之间设置横向支撑杆,以及在相邻纵向支撑杆之间设置水平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二部,未经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二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