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机动车越界行驶的机非混合减震减速带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8003.8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潘兵宏;赵悦彤;魏珊珊;田秋玥;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529 | 分类号: | E01F9/529;E01F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机动车 越界 行驶 混合 减震 减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机动车越界行驶的机非混合减震减速带及方法,包括机动车减速带,机动车减速带的端部连接有非机动车减速带,非机动车减速带的车辆驶来方向设置有防越界行驶系统;防越界行驶系统包括用于感知车辆对地面压力值的感压区域,用于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值进行自动升降的自动升降装置,以及设置于自动升降装置顶部的防越界限位器。本发明针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动力特性,分别设有机动车减速带与非机动车减速带,在正常情况下,能够防止机动车越界占用非机动车减速带位置行驶,在特殊情况(如消防车驶入),允许暂时占用非机动车减速带行驶;同时具有良好的减震功能,保证机动车、非机动车舒适安全通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机动车越界行驶的机非混合减震减速带及方法。
背景技术
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路段交通组成复杂,交通量较大,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合行驶,有必要设置减速带保证交通安全。目前,减速带设置的主要目的为限制机动车行驶速度,没有考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如何实现安全限速。
现有减速带内部结构简单,即使机动车缓慢通过减速带,仍然有强烈的震动感,引起驾驶员与乘车者不适感。减速带边缘通过弧形过渡与路面齐平,与行车道外边缘留有较小空隙,非机动车从空隙通过对驾驶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雨天湿滑时,易侧翻发生危险。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同时通过时,存在非机动车道被部分占用情况,若强行并行,易发生刮蹭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机动车越界行驶的机非混合减震减速带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针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动力特性,分别设有机动车减速带与非机动车减速带,在正常情况下,能够防止机动车越界占用非机动车减速带位置行驶,在特殊情况(如错车、消防车驶入),允许暂时占用非机动车减速带行驶;同时具有良好的减震功能,保证机动车、非机动车舒适安全通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机动车越界行驶的机非混合减震减速带,包括机动车减速带,机动车减速带的端部连接有非机动车减速带,非机动车减速带的车辆驶来方向设置有防越界行驶系统;
防越界行驶系统包括用于感知车辆对地面压力值的感压区域,用于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值进行自动升降的自动升降装置,以及设置于自动升降装置顶部的防越界限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动车减速带包括纵截面为非等腰梯形的机动底座,机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机动盖板,机动盖板上连接有若干斜插杆,所述斜插杆通过机动底座上的卡槽与机动底座连接,所述机动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倒凹字型的开槽,开槽中间较高的部分设有台座,台座与机动盖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膜片,开槽两侧较低的部分为外低内高的存水通道。
进一步地,机动底座通过机动螺栓锚固在路面上;机动车减速带机动车驶近方向一侧的坡度大于驶离方向的坡度。
进一步地,所述非机动车减速带包括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的非机动底座,非机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非机动盖板,非机动底座和非机动盖板的上表面粘合有表面层,且表面层通过非机动底座两侧的安装槽进一步固接,非机动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倒凹字型的开槽,开槽中间较高的部分设有用于为防越界行驶系统供电的电源以及用于打开或关闭防越界行驶系统的开关。
进一步地,非机动底座通过非机动螺栓锚固在路面上。
进一步地,表面层采用高分子EVA原料注压而成,且表面层设有草尖状纹理和刷丝。
进一步地,感压区域包括用于检测压力数据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对压力数据进行处理划分的信号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视觉振镜的激光打标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