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透光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5310.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9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衍;黄活阳;罗熙雯;王芳;刘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G73/10;C08L7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汇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5 | 代理人: | 李恭渝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透光 聚酰亚胺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高透光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反应单体,所述反应单体包括二胺单体A、二胺单体B和二酐单体C,所述二胺单体A为主链至少有2个苯环的含氟芳香族长链二胺单体,二胺单体B为刚性二胺单体。
S2:将S1步骤准备的反应单体通过气相沉积制备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薄膜。
S3: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薄膜亚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之前还包括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的重结晶步骤,且二胺单体A和二胺单体B共混进行重结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二胺单体A和二胺单体B的摩尔比为:(3~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C为含有两个苯环的四羧酸二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单体单体A为2,2-双-(4-羟苯基)六氟丙烷、4,4’-双〔4-(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2TF)、4,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联苯(4,4’-BAPBP-2TF)、4,4,-二氨基-2,2,-双三氟甲基联苯(TFMB)其中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胺单体B为对苯二胺(PDA)、4,4'-二氨基二苯醚(ODA),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BAPB)、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中的一种。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甲酮(BATB)其中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酐单体C为含有两个苯环的四羧酸二酐,为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2,3’3,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2,2'-双[4-(3,4-二羧苯氧基)苯基]丙烷四酸二酐、4,4'-(六氟亚丙基)双-邻苯二甲酸酐其中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沉积法制备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薄膜,具体步骤为:将重结晶后的混合二胺单体及二酐单体按照一定摩尔配比分别置于真空镀膜机的两个蒸发舟中,系统真空压力≦1×10-3Pa,衬底温度为30~50℃,在衬底上沉积成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薄膜。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两种二胺单体按A:B=(3~5):1混合溶解入非质子极性溶剂1中,于沸点温度下回流2-3h,抽滤,收集滤液缓慢降温至60-90℃,后滴加入强极性溶剂2至常温,晶体完全析出,抽滤后收集晶体,所述非质子极性溶剂1为间甲酚、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其中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强极性溶剂2为丙酮、戊酮、甲醇、乙醇其中一种。
10.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53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