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控制组件以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4631.9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民;张龙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4;B60L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庆莹 |
地址: | 2155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车辆 充电 控制 组件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控制组件以及控制方法,所述充电控制组件包括:充电装置、雨量传感器、车身控制器、整车控制器;雨量传感器适于检测雨量信息;车身控制器适于根据雨量信息生成雨量信号;整车控制器与车身控制器信号连接,且整车控制器适于接收雨量信号并根据雨量信号控制充电装置停止、维持或重新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由此,一方面,可以避免充电口进水导致充电装置短路或烧毁,提高使用安全性,延长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充电装置在下雨环境下可以自动断电或者确保无进水风险后自动重新开始充电,避免车主在下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外出处理充电装置,提高了使用便利性以及车主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控制组件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GB/T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一部分:通用要求》6.9.2供电插头和供电插座、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插合后,其防护等级应分别达到IP55。
IPXX分别表示防尘等级和防水等级,第一个X表示防尘等级、第二个X表示防水等级
IP55表示防止有害的粉尘堆积以及任何角度低压喷射无影响;所以在狂风暴雨恶劣天气时插头和插座的结合处仍然有可能渗入雨水,尤其是长时间大雨时,几率更大。
现有技术中,很多充电桩是室外安装配置的,例如某些大型商场或是超市门口附近,电动车充电时,如果突然出现暴雨,充电座和充电枪连接处会出现渗雨现象,导致充电线路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控制组件,所述充电控制组件在充电装置存在进水风险时,可以主动停止充电,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上述充电控制组件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控制组件包括:充电装置、雨量传感器、车身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所述雨量传感器适于检测雨量信息;所述车身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雨量信息生成雨量信号;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车身控制器信号连接,且所述整车控制器适于接收所述雨量信号并根据所述雨量信号控制所述充电装置停止、维持或重新对所述电动车辆进行充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控制组件,使车身传感器所采集的雨量信号与充电装置的充电信号在整车控制器内实现交互,进而通过整车控制器控制充电装置通断电,一方面,可以避免充电口进水导致充电装置短路或烧毁,提高使用安全性,延长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充电装置在下雨环境下可以自动断电或者确保无进水风险后自动重新开始充电,避免车主在下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外出处理充电装置,提高了使用便利性以及车主的人身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车载充电机、直流插座以及交流插座,直流充电桩与所述直流插座电连接以对所述电动车辆进行快速充电,交流充电桩与所述交流插座电连接以对所述电动车辆进行慢速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充电桩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信号连接以在快速充电时唤醒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交流充电桩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信号连接以在慢速充电时唤醒所述整车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组件还包括:Tbox设备,所述Tbox设备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信号连接,且适于与外界移动终端交互。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组件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装置控制组件,包括:停止充电逻辑:
所述停止充电逻辑包括:
S1:所述电动车辆进行充电,所述整车控制器被唤醒;
S2:所述雨量传感器检测到雨量信息、所述车身控制器生成雨量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整车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6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