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状部件的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7355.3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俊次;山口俊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周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件 减震 装置 | ||
1.一种板状部件的减震装置,包括:
压电元件致动器(14)及压电元件传感器(15),其配置在板状部件(11)上;以及
控制电路(17),其基于所述压电元件传感器(15)的输出电压对所述压电元件致动器(14)的动作进行反馈控制,以抑制所述板状部件(11)的振动,
所述板状部件的减震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17)具有传递特性转换器(18),其在所述板状部件(11)的振动频率为规定值以下的区域,通过对应于所述压电致动器(14)输出的电压而向所述压电元件传感器(15)的输入部施加恒定增益的电压,从而使100Hz以下的针对所述压电致动器(14)的输出电压的增益最小化并进行相位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部件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SNS/ACT传递函数已经具有反共振的状态下,向所述压电元件传感器(15)的输入部施加正或负的电荷而使反共振频率向高频侧或低频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状部件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特性转换器(18)相对于所述控制电路(17)中的与所述压电元件致动器(14)连接的连接位置及与所述压电元件传感器(15)连接的连接位置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3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