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运轴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5859.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罗曼罗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运轴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运轴车,包括车架、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安装在车架下部;车架后端设有转向组件、电动驱动组件,转向组件、电动驱动组件一体化;转向组件包括第一支承轴、两个转向轮、第一支承板、转向轴、转向套、两个连接板、操纵杆;电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支承板、电机、电机支承板、两个连接杆;电机通过两级链轮传动驱动转向轮;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销轴下方设有操纵杆转动控制机构。本发明能显著减少操作人员运送过程中需体力消耗费,显著减少劳动量,可根据需要将操纵杆定在需要的位置,不落下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企业的运轴车。
背景技术
纺织企业一般采用运轴车运送经轴,现有运轴车基本上采用的是手动的叉车,将又长又重的经轴放在叉车上,操纵操纵杆将运轴车拉走,达到运送经轴的目的。这种运轴车的主要缺陷在于:操作人员运送过程中需耗费大量体力,劳动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显著减少操作人员运送过程中需体力消耗费,显著减少劳动量的电动运轴车。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电动运轴车,包括车架、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安装在车架下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车架后端设有转向组件、电动驱动组件;
所述转向组件包括第一支承轴、两个转向轮、第一支承板、转向轴、转向套、两个连接板、操纵杆;
所述两个连接板竖置在车架后端板后端,平行于车架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并分布在车架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两侧,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前端固定连接在车架后端板上;所述第一支承板平置,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之间,两侧与两个连接板后端铰连接;
所述第一支承轴平置,设置在第一支承板的下方,中心轴线垂直于车架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支承轴中部间隙套装第一轴套;
所述转向轴竖置,在垂直于车架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设置在车架后端板后端的中部;所述转向轴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轴套上端侧壁上,向上间隙配合贯穿第一支承板;所述转向套套装并固定连接在转向轴中部,所述转向套的下部与第一支承板上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平面轴承;所述转向轴的下部在第一支承板下端面的下方设有第一轴肩,所述转向轴下部第一轴肩与第一支承板下部之间设有第二平面轴承;
所述转向轴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承板,所述第二支承板的前端固定连接在车架后端板上,后端间隙配合套装在转向轴上端;
所述第一支承轴上第一轴套的两侧分别套装并固定连接转向轮;
所述转向套的后端中部设有第一销轴、两个第三支承座;所述第一销轴的中心轴线平置,垂直于车架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所述两个第三支承座平行、间隔相对,分布在车架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两侧,所述第一销轴贯穿并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三支承座中;所述操纵杆的一端为U形开口结构,U形开口卡套并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三支承座外侧的第一销轴的两端;
所述电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支承板、电机、电机支承板、两个连接杆;
所述第三支承板为U形结构,平置,开口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承轴两端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承轴两端下方的第三支承板开口端上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支承座,所述第一支承座转动连接套装在第一支承轴端部,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承板开口端上端面上;
所述两个连接杆前后方向平置,平行于车架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并分布在车架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线两侧,所述两个连接杆的前端固定连接转向套后端外壁上;
所述电机支承板设置在第三支承板的上方,前端向上抬起,使电机支承板与第三支承板之间成锐角,所述电机支承板的后端与第三支承板后端固定连接,前端与连接杆后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罗曼罗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罗曼罗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5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用变压器移动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发酵饲料中总酸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