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锂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4729.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4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学;解海涛;肖阳;刘志鹏;郭晓光;王飞超;王军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F1/06;C22F1/02;B21C23/00;B21C29/00;B21B1/46;B21B37/7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付艳丽 |
地址: | 450041 河南省郑州市上***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锂合 金箔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镁锂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锂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大变形量热挤压开坯,将镁锂合金铸锭卷曲成1.5~3.5mm厚的合金卷带,然后通过采用配有张力辊组和卷曲机的四辊铝箔轧机进行多道次卷式降温轧制,即获得镁锂合金箔材,其厚度最薄可轧至0.014mm。本发明所述箔材的制备流程短、效率高、残余应力少、晶粒细小,箔材平整无毛刺,成品率高,可达80%以上。上述镁锂合金箔材用于制备振膜或振膜球顶基材,且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和高保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镁锂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锂合金箔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不但只关心电子产品自身的微型化、多功能化,更要求其语音效果高质量、无失真。而振膜作为发声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声器件的性能,所以为了提高振膜的振动强度,现有的采用单层的塑料材料或者是金属层+泡沫层+金属层的三明治结构,由于其比强度较小,电声器件高频振动范围小,质量重等特点无法满足部分新产品技术上面的要求,故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振膜以解决上述问题。
镁锂合金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镁锂合金密度小、比纯Mg低20%,拥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和高阻尼系数,比阻尼系数高5倍,比刚度、比强度优于其他金属,可降低设备功率,提高设备稳定性,实现音质的高保真度传输。常规镁合金都是热加工成型,不能冷加工,但镁锂合金是唯一具有冷加工的镁合金材料,并且冷加工性能非常优异,具有优异的机械加工及冷成型能力,能够进行室温冲压成型,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量产性。因此,镁锂合金是较为优秀的一种音膜用金属材料,在高端电子产品上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而目前关于镁锂合金箔材制备方法的相关技术较少,同时镁锂合金箔材制备工艺较为复杂,用时较长,成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利用挤压开坯以及卷式温轧的方法获得一种镁锂合金箔材的短流程制备工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镁锂合金箔材。
本发明又进一步提供了所述镁锂合金箔材的应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镁锂合金箔材,所述镁锂合金箔材采用镁锂合金铸锭制备得到,所述镁锂合金铸锭中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3~16% Li、0~5% Al、0~3% Zn、0~5% Cd、0~1% Ca、0~0.8% Sr、0~1% RE,余量为Mg,其中RE为稀土元素Y、Er、Ce、La、Nb和G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镁锂合金箔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镁锂合金的挤压开坯与带材卷曲:将经过真空熔铸制备的镁锂合金铸锭车削去表面氧化皮后,放入箱式电阻炉中进行加热,在230~300℃温度下保温3~10h,然后直接大变形量加工开坯获得挤压带材,再利用卷曲机进行挤压带材的卷取,获得厚度为1.5~3.5mm的合金卷带;
(二)镁锂合金箔材的卷式温轧:将步骤(一)得到的厚度为1.5~3.5mm合金卷带,通过设有张力辊组和卷曲机的四辊铝箔轧机进行多次卷式降温轧制,获得镁锂合金箔材。
优选地,步骤(一)中镁锂合金铸锭中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3~16% Li、0~5%Al、0~3% Zn、0~5% Cd、0~1% Ca、0~0.8% Sr、0~1% RE,余量为Mg,具体的,Mg的含量大于80%,其中RE为稀土元素Y、Er、Ce、La、Nb和G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步骤(一)大变形量加工开坯选用挤压方式,挤压时,为减少不同规格铸锭的切削浪费,充分利用镁锂合金铸锭,挤压比为20~80,挤压温度为200~300℃。
优选地,由于镁锂合金的特殊性,步骤(二)轧制过程中退火采用高真空电阻退火炉,保证箔材产品在退火过程中不发生表面氧化,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4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