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双开屏蔽门双向开门器自动装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3438.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0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温金建;张国繁;贾文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金建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5J15/02;B25J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高教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双开 屏蔽门 双向 开门 自动 装配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双开屏蔽门双向开门器自动装配设备,包括有电动推杆上料机构、定位机构、底座上料机构、夹取上料机构、卡箍上料机构、第一工业机器人、第二工业机器人、操作台、卸料机构和工业电脑,所述上料机构分别设置在操作台两侧,所述上料机构送料端均朝向操作台,定位机构设置在电动推杆上料机构的送料端底部,夹取上料机构设置在电动推杆上料机构和底座上料机构之间,卡箍上料机构设置在操作台两侧,第一工业机器人和第二工业机器人分别设置在操作台的安装端,卸料机构入料端设置在操作台底端,所述机构均与工业电脑电连接,该装置能够自动化装配双向开门器,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双开屏蔽门双向开门器自动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屏蔽门是指在月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铁路月台与列车上落空间。屏蔽门是安装于地铁站台靠轨道侧边沿,把站台区域与轨道区域相互隔离开的设备。列车到达时,开启玻璃幕墙上的电动门供乘客上下列车。设置屏蔽门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人员跌落轨道发生意外事故,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减少列车运行噪声和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避免因站台事故而延误运营,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为轨道交通系统实现无人驾驶创造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的高铁技术飞速发展,高铁车型呈现多样化,随之而来的站台门与列车门的对中性的难度不断加大,现有的站台门装置的两个门体需要通过两个动力装置分别控制两个门体,造成两个门的打开和关闭同步性较差,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CN201810724345.X公开了一种双开高铁站台门装置,其包括,支撑架;外滑动门和内滑动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和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上部;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分别与所述外滑动门和所述内滑动门连接,以使得所述外滑动门和所述内滑动门同步开合。
现有轨道交通双开屏蔽门双向开门器能够解决两个门的打开和关闭同步性较差的问题,该双向开门器由人工装配费事费力,需由机器自动装配从而提供生产效率,图11为双向开门器的立体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双开屏蔽门双向开门器自动装配设备,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双向开门器的自动装配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有电动推杆上料机构、定位机构、底座上料机构、夹取上料机构、卡箍上料机构、第一工业机器人、第二工业机器人、操作台、卸料机构和工业电脑,电动推杆上料机构和底座上料机构分别设置在操作台两侧,电动推杆上料机构和底座上料机构送料端均朝向操作台,定位机构设置在电动推杆上料机构的送料端底部,夹取上料机构设置在电动推杆上料机构和底座上料机构之间,卡箍上料机构设置在操作台两侧,第一工业机器人和第二工业机器人分别设置在操作台的安装端,卸料机构入料端设置在操作台底端,所述机构均与工业电脑电连接。
优选地,第一工业机器人包括有组装机器人和取料组装装置,组装机器人设置操作台和卡箍上料机构之间,取料组装装置设置在组装机器人的工作端。
优选地,取料组装装置包括有直线气缸、固定板、弧形板、定向柱、第一限位圈、第二限位圈、弹簧、自动锁螺丝机和电磁铁,直线气缸通过之间同轴设置在组装机器人的工作端,直线气缸工作端同轴固定固定板顶端中间位置,定向柱竖直固定在弧形板两端,第一限位圈和第二限位圈分别同轴设置在定向柱顶端和底端,定向柱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滑动设置,弹簧套设在定向柱上,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固定板底端和固定板顶端,自动锁螺丝机竖直设置在固定板两端,自动锁螺丝机工作端竖直朝下,电磁铁设置在弧形板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金建,未经温金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34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染粉尘预混合供给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比表积偏钛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