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渣油加氢脱金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1989.8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蒋淑娇;丁思佳;袁胜华;张成;王志武;杨刚;隋宝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5/04 | 分类号: | C10G65/04;B01J23/887;B01J23/883;B01J37/02;B01J37/08;B01J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渣油 加氢 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渣油加氢脱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下,渣油原料依次与加氢脱金属催化剂A和加氢脱金属催化剂B接触进行加氢反应,得到加氢产物;其中加氢脱金属催化剂A采用碱土金属和第VIII族金属改性氧化铝基载体I,加氢脱金属催化剂B采用碱土金属改性氧化铝基载体II。采用本发明方法,在整体上促进原料中的钒等金属杂质分级反应和沉积,在提高催化剂容脱杂质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催化剂床层的稳定操作,有利于延长装置的运转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渣油加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渣油加氢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原油的重质化和劣质化以及市场对高质量轻质燃料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劣质重油加工技术已成为各大石油公司和石油科研机构的研究重点方向。其中,加氢处理技术是改善劣质重油质量并为下游装置提供高质量原料油的最有效技术方案之一,目前受到广泛关注。
渣油加氢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原料中金属杂质的沉积。其中金属钒容易沉积在催化剂的孔口造成催化剂容纳金属的能力下降,并随着孔口堵塞程度的加重,杂质沉积于催化剂颗粒间的空隙中,从而造成催化剂床层压降迅速升高。
CN103374387A公开了一种镍和钒含量高的重油加氢处理方法。该方法中,加氢脱金属催化剂采用级配装填,其中上游装填的催化剂的平均孔直径为25-35纳米,孔直径为10-60nm的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95%-99.8%,活性金属组分采用常规的浸渍法制得,下游装填的催化剂含有金属组分钼、钴、镍。此外,催化剂中也可以含有碱土金属组分,采用常规方法引入催化剂中,比如混捏法,常规的浸渍法等。该方法制备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是采用常规方法引入活性金属组分和助剂组分,而且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级配主要是以活性金属的级配为主,也就是说,活性金属组分和助剂组分在催化剂中呈均匀分布状态,仍存在金属杂质容易沉积在孔口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渣油加氢脱金属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在整体上促进原料中的钒等金属杂质分级反应和沉积,在提高提高催化剂容脱杂质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催化剂床层的稳定操作,有利于延长装置的运转周期。
本发明渣油加氢脱金属的方法,包括:在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下,渣油原料依次与加氢脱金属催化剂A和加氢脱金属催化剂B接触进行加氢反应,得到加氢产物;其中加氢脱金属催化剂A采用碱土金属和第VIII族金属改性氧化铝基载体I,加氢脱金属催化剂B采用碱土金属改性氧化铝基载体II。
本发明方法中,加氢脱金属催化剂A和加氢脱金属催化剂B的颗粒大小、平均孔径、活性等可以相同,也可以按本领域中常规的参数级配方式进行级配,即按液相物流方向,催化剂颗粒大小依次减小,平均孔径依次减小,活性依次增高。
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A,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制备氧化铝基载体中间体;
(2)采用卟啉类金属化合物溶液处理载体中间体,经干燥和焙烧,得到改性氧化铝基载体I;其中,所述卟啉类金属化合物溶液含有卟啉类碱土金属化合物和卟啉类第VIII族金属化合物;
(3)将步骤(2)制备的改性氧化铝基载体I浸渍负载活性金属组分,经干燥和焙烧,得到加氢脱金属催化剂A。
所述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B,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制备氧化铝基载体中间体;
(2)采用卟啉类金属化合物溶液处理载体中间体,经干燥和焙烧,得到改性氧化铝基载体II;其中,所述卟啉类金属化合物溶液含有卟啉类碱土金属化合物;
(3)将步骤(2)制备的改性氧化铝基载体II浸渍负载活性金属组分,经干燥和焙烧,得到加氢脱金属催化剂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19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