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富硒面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1745.X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商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元市佳华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13 | 分类号: | A23L7/113;A23L31/00;A23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8008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茯苓 富硒面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富硒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备料,准备好干净的富硒全麦粉92kg、茯苓粉8kg、食用盐200g,混合搅拌,把准备好的富硒全麦粉、茯苓粉和食用盐全部加入混合箱中,再加入水进行混合搅拌,和面,把混合后的面团放入专门的揉面机中进行和面工作,碾压卷筒,把和好的面放入辊压和卷筒设备中进行揉面工作,切条,把面皮进行切条工作,蒸熟,用100℃蒸汽蒸3‑5分钟,干燥,把蒸煮后的面条放在通风处,进行干燥,包装入库,本发明通过富硒全麦粉和茯苓粉的组合,能够提高面条中蛋白质的含量,而且能够减少面条的熟断条率、烹饪损失率和自然断条率,另外能够补充硒微量元素营养均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茯苓富硒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
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103300287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绿豆壳保健面条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对绿豆壳进行综合利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豆壳保健面条,该面条以绿豆壳、高筋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胶、纳米钙、聚赖氨酸等辅料经过和面、辊压、切割、蒸熟、干燥、冷却、包装;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加入茯苓等原料,蛋白质和硒的含量不够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茯苓富硒面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茯苓富硒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准备好干净的富硒全麦粉92kg、茯苓粉8kg、食用盐200g。
S2:混合搅拌,把准备好的富硒全麦粉、茯苓粉和食用盐全部加入混合箱中,再加入水进行混合搅拌。
S3:和面,把混合后的面团放入专门的揉面机中进行和面工作。
S4:碾压卷筒,把和好的面放入辊压和卷筒设备中进行揉面工作。
S5:切条,把面皮进行切条工作。
S6:蒸熟,用100℃蒸汽蒸3-5分钟,直到面条彻底蒸熟。
S7:干燥,把蒸煮后的面条放在通风处,进行干燥,干燥的时候要均匀摊开。
S8:包装入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2加水的过程中,慢慢向混合箱中加入30kg温度在25-35℃之间的温水,加水时通过温度检测模块进行检测水温,加入的热水进行辅助混合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混合的工作持续20-30分钟,直到面粉和茯苓粉混合均匀,混合时还包括计时模块,计时模块包括计时器,通过计时器进行计时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4中将和好的面粉加入到面条机中,首先进行辊压然后再卷筒,如此反复重复40-60次,最后压成均匀的表面光滑的厚度在0.8-1.2毫米之间的面皮,此过程中还包括测量模块,测量模块包括毫米刻度尺,通过刻度尺测量面皮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5中可以将面条制成波纹块状或小团状,方便后期的售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7中用70-80℃热风干燥至面条的水分在12.5%以下,然后冷却至室温,等待包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S1中对富硒全麦粉、茯苓粉用200目的筛子进行筛选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元市佳华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未经广元市佳华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17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氧改性硅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柱状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