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棱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57741.4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1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鲍新城;余虎;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钢通恒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汪喆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倒棱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棱设备。该倒棱设备包括传送机构、控制器和顺次排布的精度检测机构及倒棱机构;传送机构能够将棒状金属件从精度检测机构移动至倒棱机构,以通过倒棱机构对棒状金属件的两端进行倒棱处理;精度检测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精度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棒状金属件的尺寸,控制器能够判断棒状金属件的尺寸精度是否达标。该倒棱设备包括控制器、精度检测机构、倒棱机构和传送机构,将自动精度检测、自动倒棱、自动判断尺寸精度是否合格以及在各加工工位之间的自动传送功能集成一体,相较于现有的人工检测精度和倒棱的方法,不仅能够将进入到精加工工序的棒状金属件的精度合格率提高,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倒棱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棱设备。
背景技术
棒状金属件是用作汽车半轴、齿轮、转向齿条和传动轴等部件的重要材料。棒状金属件在成为上述部件之前,需要通过数控机床对其进行精加工,由于数控机床的精度较高,因而在粗加工阶段需要解决棒状金属件出现直径偏差、长度偏差以及未倒棱等问题,以避免由于工件精度不合格对精加工刀具寿命产生影响,甚至使数控机床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技术中,通常都是通过人工检测棒状金属件的直径和长度,并通过人工倒棱,这种人工检测精度和倒棱的方法,无法100%保证工件精度合格,且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棱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对棒状金属件进行人工检测精度和倒棱的技术方案,无法100%保证工件精度合格,且工作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倒棱设备,包括传送机构、控制器和顺次排布的精度检测机构及倒棱机构;
所述传送机构能够将棒状金属件从所述精度检测机构移动至所述倒棱机构,以通过所述倒棱机构对所述棒状金属件的两端进行倒棱处理;
所述精度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精度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棒状金属件的尺寸,所述控制器能够判断所述棒状金属件的尺寸精度是否达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精度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棒状金属件的长度的长度精度检测机构和用于检测所述棒状金属件的径向跳动的直径精度检测机构;所述长度精度检测机构和所述直径精度检测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如果所述长度和所述径向跳动中的任一个的尺寸精度不达标,所述控制器则判断所述棒状金属件的尺寸精度不达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倒棱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棒状金属件的第一端进行倒棱处理的第一倒棱机构和用于对所述棒状金属件的第二端进行倒棱处理的第二倒棱机构;
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所述长度精度检测机构、所述直径精度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倒棱机构和所述第二倒棱机构顺次排布;其中,
当所述长度的尺寸精度不达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直径精度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倒棱机构和所述第二倒棱机构均不工作;
和/或,当所述长度的尺寸精度达标且所述径向跳动的尺寸精度不达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倒棱机构和所述第二倒棱机构均不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长度精度检测机构、所述直径精度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倒棱机构和所述第二倒棱机构均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棒状金属件的第一端的第一支架和用于支撑所述棒状金属件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架;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长度精度检测机构位于第一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钢通恒特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钢通恒特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7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吡氯铵含片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梯安全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