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白平衡方法及车载全景环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6608.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4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春;魏谦;苟皓然;吴友盼;张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H04N9/04;H04N9/73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钟雪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临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白平衡 方法 车载 全景 环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白平衡方法及车载环视系统,该方法包括:S1、计算当前帧的R、G、B通道图像分别计算R、G、B分量增益值;S2、基于三个分量的增益值计算下一帧图像的指定曝光时间,并将当前帧的R、G及B通道图像分别与上一帧的R、G及B通道图像融合成新的R、G及B通道图像;S3、检测当前帧图像是否为第30帧图像,若检测结果为是,将新R、G及B通道图像进行白平衡,若检测结果为否,则将新R、G及B通道图像作为当前帧的R像、G及B通道图像,执行步骤S1。利用不同曝光时间来获得相应的数据分量,减小光源颜色对于图像传感器成像的影响,对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进行自适应白平衡调节,减小不同摄像头间的亮度与白平衡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白平衡方法及车载全景环视系统。
背景技术
人的视觉系统具有颜色恒常性的特点,因此每个人对事物的观察可以不受到光源颜色的影响。但是图像传感器本身不具有颜色恒常性的特点,因此,其在不同光线下拍摄到的图像,会受到光源颜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由于图像传感器对颜色的感应缺乏自适应特性,因此光照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图像传感器对物体颜色的感应。在图像处理过程中,由于用来拼接的图像可能拍摄于不同的环境下,因此必须要经过图像颜色的校正,才有可能获得统一的图像,在图像识别中,对物体特征的提取,以及对图像模式的识别都是建立在图像颜色数据基础上的,为了更好验证车载360全景环视系统白平衡调整效果,在不同的环境下拍摄图片来进行处理,自适应白平衡就是模拟了视觉系统的颜色恒常性特点来消除光源有颜色对图像的影响。
图像传感器相当于人体的视觉系统,它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COMS图像传感器芯片采用CMOS工艺,将图像采集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集成到同一块芯片。
传统的360全景环视系统在拍摄时,要求车载摄像头参数严格一致,由于曝光参数和白平衡都是摄像头根据景物自动调整的,尤其受外界环境光照度影响较大,图像之间存在亮度和色彩的差异,从而影响360全景摄像头针对传统图像拼接重叠,算法不能拼接具有亮度与白平衡差异的图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白平衡方法,对不同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白平衡,减小不同摄像头采集图像间的白平衡差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适应白平衡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各摄像头基于指定曝光时间来采集当前帧的R通道图像、G通道图像及B通道图像,计算当前帧的R通道图像、G通道图像及B通道图像分别计算R分量、G分量、B分量增益值GainR、Gain G、GainB;
S2、基于GainR、Gain G、GainB来计算下一帧图像的指定曝光时间,并将当前帧的R通道图像、G通道图像及B通道图像分别与上一帧的R通道图像、G通道图像及B通道图像进行融合,融合成新的R通道图像、G通道图像及B通道图像;
S3、检测当前帧图像是否为第30帧图像,若检测结果为是,将融合而成的新R通道图像、G通道图像及B通道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若检测结果为否,则将融合成的新R通道图像、G通道图像及B通道图像作为当前帧的R通道图像、G通道图像及B通道图像,并执行步骤S1。
进一步的,下一帧的指定曝光时间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其中,S为单位时间内的图像传输频率,E0为单位时间内的图像采集频率。
进一步的,融合而成的新R通道图像、G通道图像或B通道图像中第x 行第y列像素点的像素值I(x,y)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6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智能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