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己烷的机载火焰抑制器阻火及耐烧性能测试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56365.7 申请日: 2019-12-25
公开(公告)号: CN111122194B 公开(公告)日: 2022-01-14
发明(设计)人: 潘俊;王洋洋;谷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G01M99/00 分类号: G01M99/00
代理公司: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代理人: 白瑶君
地址: 211106 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液态 己烷 机载 火焰 抑制器 性能 测试 系统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液态己烷的航空火焰抑制器阻火及耐烧性能测试系统,其属于航空燃油技术领域。该系统配气系统,阻火耐烧试验系统和测试系统;配气系统用于接收液态己烷,并气化;接收空气;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产生所需流量的气态己烷和空气的混合可燃气体;试验系统用于模拟飞机接口,安装被测火焰抑制器,测火焰抑制器将混合可燃气体和外界空间隔离;测试系统用于当外界空间点火,采集火焰抑制器关键监控测试点的数据。系统搭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满足相关标准测试要求,测试结果能够有效的支持航空火焰抑制器的鉴定,未来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己烷的航空火焰抑制器阻火及耐烧性能测试系统,其属于航空燃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审查自1964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涉及碰撞后油箱爆炸的飞机运输事故,特殊航空着火和爆炸减轻(SAFER)咨询委员会发现,按现有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减小坠撞后燃油箱爆炸的可能性。SAFER咨询委员会确认:如果飞机的燃油箱通气系统安装有火焰抑制器或通气/防溢油箱灭火系统,其中四起因坠撞着火引起的燃油箱爆炸可以避免。此外,该委员会还评估了解决燃油箱爆炸问题的方法,譬如燃油箱惰化、安装燃油箱通气火焰抑制器、引入通气/防溢油箱灭火系统等,并确认安装燃油箱通气火焰抑制器是当时最可行的方法。该方法已在许多现役飞机上用于延迟地面着火的传播及之后的爆炸,为乘客和机组的安全撤离提供了额外的时间。

基于SAFER咨询委员会的报告,FAA在1995年2月2日发布了NPRM“Fuel SystemVent FireProtection”,提议更改《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要求新的运输类飞机型号设计具有5分钟的燃油箱通气防火能力;并对相关的运营规章进行更改,以要求对现有运输类飞机机队进行改装。FAA收到的与该NPRM相关的评论包括:对所提议的5分钟标准及改装要求的经济性分析的准确性的质疑,并建议FAA制定额外的指南(如AC),以提供鉴定火焰抑制器满足所提议要求的符合性方法。

自2005年起,FAA基于14CFR21.21关于不安全设计特征的判定要求,针对特定的审定项目,通过问题纪要,要求进行新的型号合格审定的飞机设计采用火焰抑制器。

2014年8月1日,FAA发布了新的NPRM“Fuel System Vent Fire Protection”,并于2016年6月24日,正式发布第25-143号修正案,修订第25.975条以要求:当燃油箱通气口连续地暴露在火焰中时,燃油箱通气系统能至少在2分30秒内,阻止因燃油箱外的火焰经由燃油箱通气系统传播到燃油箱蒸气空间而导致爆炸。与此同时,FAA还对121部、129部中相关运营类要求进行了修订。具体的符合性验证思路参照AC25.975-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基于液态己烷的机载火焰抑制器阻火及耐烧性能测试系统,对飞机火焰抑制器阻火和耐烧性能进行试验模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己烷的机载火焰抑制器阻火及耐烧性能测试系统,包括:配气系统,阻火耐烧试验系统和测试系统;配气系统用于接收液态己烷,并气化;接收空气;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产生所需流量的气态己烷和空气的混合可燃气体;试验系统用于模拟飞机接口,安装被测火焰抑制器,测火焰抑制器将混合可燃气体和外界空间隔离;测试系统用于当外界空间点火,采集火焰抑制器关键监控测试点的数据。

进一步的,配气系统包括:空气管路、己烷管路和汇聚管路;

其中,空气管路依次连通第一调节阀、气体流量计105、电加热器110;第一温度传感器109安装在电加热器110内;

己烷管路的输入液态己烷储存罐101,依次连通过滤器102、液体流量计106、第二调节阀、加热器111;加热器111内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2;

空气管路的输出和己烷管路的输出作为汇聚管路的输入;汇聚管路依次连通放液孔113、单向阀114、切断阀115,最终输入至阻火耐烧试验系统的输入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6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