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55607.0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尹香港;陈逸飞;傅金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F9/608 | 分类号: | E01F9/608;E01F9/506;E01C1/00;E01F9/615;E01F13/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老龄化 背景 公园 入口 诱导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包括设于公园绿道入口的指示架、设于指示架上的指路标牌、设于轮椅道旁的残疾人标志牌、设于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圆形标志牌、设于轮椅道、盲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的路面标识、设于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中心位置的路面标线、设于轮椅道上的限高架式无障碍设施与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设于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的圆心处的圆柱形单杆、设于轮椅道、盲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的不同颜色的塑胶组合以及设于指示架竖杆上的警示标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目前中国老龄化日益加重,居民居住地周边公园的配套设施落后,公园内道路设计缺乏人性化的情况,导致老年人及残疾人在慢行车道上没有更好的保护措施,在公园道路上也没有自己的路权。此外,原有老式公园不同种类的车道之间没有明显的轨迹可循,这使得各种不同的交通种类混合,增加了安全隐患。现在研究表明,该类缺乏路权的情况是由于道路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将道路仔细分类,整体搭配不当,局部缺少细节而导致的。
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的改善措施多集中于将交通参与者分于公园的各支路上,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同交通参与者之间的摩擦。但对于老弱病残的路权以及公园入口处的交通混乱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还是未能解决公园入口的交通问题。为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在原有道路上进行补充,利用原有非机动车道,在原有人行道上进行改建,提高了残疾人的安全,设于轮椅道上的限高架式无障碍设施以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能够有效地避免其他交通参与者进入轮椅道,从而保障残疾人的路权;设于整个慢行车道上方的指示架可以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各道路的信息,达到一种诱导的作用;此外路面上各种颜色是依照速度标准进行的组合,让人一目了然,可以使交通参与者更快的进入自己的车道;设于指示架竖杆上的警示标志可以全天24小时警示过路非机动车、行人及其他交通参与者,黄色的警示标志与深绿色的夜间自发光标志分别在白天与夜晚发挥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交通参与者撞击指示架的竖杆。设于非机动车道两侧的对称道路体现对称美的同时,也符合道路设计的实用性,对称设置能够使交通参与者更快的了解道路的布局;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增强公园入口段的视线诱导,具有良好的诱导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包括设于公园绿道入口的指示架、设于指示架上的指路标牌、设于轮椅道旁的残疾人标志牌、设于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圆形标志牌、设于轮椅道、盲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的路面标识、设于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中心位置的路面标线、设于轮椅道上的限高架式无障碍设施与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设于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的圆心处的圆柱形单杆、设于轮椅道、盲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的不同颜色的塑胶组合以及设于指示架竖杆上的警示标志。
进一步而言,所述指示架通过两侧竖杆固定于公园绿道入口,指示架上部采用圆弧状结构设置,指示架的最高点距地面3.8m,指示架宽13m,设于指示架上的指路标牌距地面2.1m,两侧竖杆采用圆柱体结构设置,高2.6m,直径为0.1m。
进一步而言,所述圆形标志牌设于距公园绿道入口5m处,圆形标志牌上设有自行车标志与人形标志,圆形标志牌表面采用蓝底白标的颜色搭配。
进一步而言,所述路面标识设于轮椅道、盲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相邻两个路面标识间距为5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