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55607.0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尹香港;陈逸飞;傅金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F9/608 | 分类号: | E01F9/608;E01F9/506;E01C1/00;E01F9/615;E01F13/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老龄化 背景 公园 入口 诱导 系统 | ||
1.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公园绿道入口的指示架(1)、设于指示架(1)上的指路标牌(2)、设于轮椅道旁的残疾人标志牌(3)、设于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圆形标志牌(4)、设于轮椅道、盲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的路面标识(5)、设于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中心位置的路面标线(6)、设于轮椅道上的限高架式无障碍设施(7)与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8)、设于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8)的圆心处的圆柱形单杆(9)、设于轮椅道、盲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的不同颜色的塑胶组合以及设于指示架(1)竖杆上的警示标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架(1)通过两侧竖杆固定于公园绿道入口,所述指示架(1)上部采用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指示架(1)的最高点距地面3.8m,所述指示架(1)宽13m,设于指示架(1)上的指路标牌(2)距地面2.1m,所述两侧竖杆采用圆柱体结构设置,高2.6m,直径为0.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标志牌(4)设于距公园绿道入口5m处,所述圆形标志牌(4)上设有自行车标志与人形标志,所述圆形标志牌(4)表面采用蓝底白标的颜色搭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标识(5)设于轮椅道、盲道、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相邻两个路面标识(5)间距为5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架式无障碍设施(7)设于距公园入口8m处,高度为1.5m,所述限高架式无障碍设施(7)包括基础设施一(71)与基础设施二(72),所述基础设施一(71)与基础设施二(72)之间的内宽为0.57m,外宽为1.27m,所述基础设施一(71)与基础设施二(72)的内侧竖杆与外侧竖杆之间的间距为0.1m,所述基础设施一(71)与基础设施二(72)上部均设有扇形设施(73),所述扇形设施(73)的内侧为半径0.1m的半圆结构,所述基础设施一(71)与基础设施二(72)距轮椅道外侧的树干0.3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8)设于距公园入口8m处,所述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8)的上部圆弧结构距地面1.2m,所述圆弧状无障碍设施(8)的下部圆弧结构距地面1.1m,所述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8)的上部圆弧结构与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8)的下部圆弧结构之间通过连杆(80)连接,所述连杆(80)倾斜75°设置,所述半圆弧状无障碍设施(8)的半圆弧半径为1.2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单杆(9)高1.2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颜色的塑胶组合包括设于轮椅道上的橙色、设于盲道上的黄色、设于人行道上的蓝色以及设于非机动车道上的绿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老龄化背景下的公园绿道入口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标志(11)采用呈45°角交替张贴于指示架(1)两侧的竖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56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