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墨水喷射及混合的MEMS压电式喷墨打印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54651.X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龙;徐瀚洋;张凯;王子溪;李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41J2/14 | 分类号: | B41J2/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墨水 喷射 混合 mems 压电 喷墨 打印头 | ||
一种多墨水喷射及混合的MEMS压电式喷墨打印头,包括下底板和上盖板,下底板和上盖板连接后形成的双层结构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混合腔室,混合腔室通过微流道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连通,第一腔室的结构与第二腔室相同;两个腔室的压力腔上方的振动隔板上表面贴附有PZT压电材料,混合腔室的上半混合腔上方的振动隔板上表面贴附有PZT压电材料;不同墨水可以分别从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注入到喷头内部,当喷墨要求为单墨水喷墨时,选择其中一个腔室进行工作,当喷墨要求为多墨水混合时,两个腔室进行工作;喷墨打印喷头也可达到不同墨水延时交替喷墨的效果;喷墨打印喷头结合了MEMS加工方法,能够达到微型化,阵列化并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墨打印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墨水喷射及混合的MEMS压电式喷墨打印头。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头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不仅应用于传统的喷墨打印机或是喷墨印刷设备,还可在增材制造技术的3D打印当中有所作为,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市场领域。喷墨打印头根据驱动喷墨的方式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即压电式喷墨打印头以及热发泡式喷墨打印头。热发泡式喷墨打印头起源较早,采用加热产生空气泡的方式加压进行喷墨,然而这种方式受限于热传导的速度较慢,因此反应速度不够快,同时加热会导致墨水以及墨盒的品质下降。进而研究人员提出了压电式喷墨打印头,这种喷头采用压电陶瓷对喷头腔室进行挤压达到喷墨效果,由于采用了电驱动使得喷墨反应速度变快,打印较为迅速。
随着喷墨材料的不断发展,对于喷墨打印头的要求逐渐提高,新型的喷墨打印头需要满足实现多种墨水的实时切换,以及不同墨水材料的混合,现有喷墨打印头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高响应时间,高集成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多墨水喷射及混合的MEMS压电式喷墨打印头,能够实现单墨水的喷射动作以及多墨水的混合及喷射动作,满足高响应时间,高集成化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墨水喷射及混合的MEMS压电式喷墨打印头,包括下底板5和上盖板4,下底板5和上盖板4连接后形成的双层结构设有第一腔室1、第二腔室2以及混合腔室3,混合腔室3通过微流道6与第一腔室1、第二腔室2连通,第一腔室1的结构与第二腔室2相同;
第一腔室1由第一上半腔室1-1以及第一下半腔室1-2组成;第一上半腔室1-1设有第一墨水入口1-3、第一压力腔1-4以及第一振动隔板1-5,第一压力腔1-4上方的第一振动隔板1-5上表面贴附有第一PZT压电材料1-6;第一下半腔室1-2设有第一限流腔室1-7以及第一阻尼腔室1-8;第一上半腔室1-1和第一下半腔室1-2连接后,第一墨水入口1-3和第一限流腔室1-7连通,第一限流腔室1-7和第一压力腔1-4连通,第一压力腔1-4和第一阻尼腔室1-8连通;
第二腔室2由第二上半腔室2-1以及第二下半腔室2-2组成,第二上半腔室2-1设有第二墨水入口2-3,第二压力腔2-4及第二振动隔板,第二压力腔2-4上方的第二振动隔板上表面贴附有第二PZT 压电材料2-6;第二下半腔室2-2设有第二限流腔室2-7以及第二阻尼腔室2-8;第二上半腔室2-1和第二下半腔室2-2连接后,第二墨水入口2-3和第二限流腔室2-7连通,第二限流腔室2-7和第二压力腔2-4连通,第二压力腔2-4和第二阻尼腔室2-8连通;
混合腔室3由第三上半腔室3-1以及第三下半腔室3-2组成,第三上半腔室3-1设有第三上半混合腔3-3,第三上半混合腔3-3上方的第三振动隔板3-4上表面贴附有第三PZT压电材料3-5;第三下半腔室3-2设有第三限流腔室3-6、第三下半混合腔3-7以及喷头3-8,喷头3-8设置在第三下半混合腔3-7下方;第三上半腔室3-1以及第三下半腔室3-2连接后,第三限流腔室3-6通过微流道6和第一阻尼腔室1-8、第二阻尼腔室2-8的上部连通,第三限流腔室3-6和第三上半混合腔3-3连通,第三上半混合腔3-3和第三下半混合腔3-7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46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共自行车的停放系统及停放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挤压模式的薄膜式喷墨打印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