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墨水喷射及混合的MEMS压电式喷墨打印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54651.X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龙;徐瀚洋;张凯;王子溪;李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41J2/14 | 分类号: | B41J2/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墨水 喷射 混合 mems 压电 喷墨 打印头 | ||
1.一种多墨水喷射及混合的MEMS压电式喷墨打印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5)和上盖板(4),下底板(5)和上盖板(4)连接后形成的双层结构设有第一腔室(1)、第二腔室(2)以及混合腔室(3),混合腔室(3)通过微流道(6)与第一腔室(1)、第二腔室(2)连通,第一腔室(1)的结构与第二腔室(2)相同;
第一腔室(1)由第一上半腔室(1-1)以及第一下半腔室(1-2)组成;第一上半腔室(1-1)设有第一墨水入口(1-3)、第一压力腔(1-4)以及第一振动隔板(1-5),第一压力腔(1-4)上方的第一振动隔板(1-5)上表面贴附有第一PZT压电材料(1-6);第一下半腔室(1-2)设有第一限流腔室(1-7)以及第一阻尼腔室(1-8);第一上半腔室(1-1)和第一下半腔室(1-2)连接后,第一墨水入口(1-3)和第一限流腔室(1-7)连通,第一限流腔室(1-7)和第一压力腔(1-4)连通,第一压力腔(1-4)和第一阻尼腔室(1-8)连通;
第二腔室(2)由第二上半腔室(2-1)以及第二下半腔室(2-2)组成,第二上半腔室(2-1)设有第二墨水入口(2-3),第二压力腔(2-4)及第二振动隔板,第二压力腔(2-4)上方的第二振动隔板上表面贴附有第二PZT压电材料(2-6);第二下半腔室(2-2)设有第二限流腔室(2-7)以及第二阻尼腔室(2-8);第二上半腔室(2-1)和第二下半腔室(2-2)连接后,第二墨水入口(2-3)和第二限流腔室(2-7)连通,第二限流腔室(2-7)和第二压力腔(2-4)连通,第二压力腔(2-4)和第二阻尼腔室(2-8)连通;
混合腔室(3)由第三上半腔室(3-1)以及第三下半腔室(3-2)组成,第三上半腔室(3-1)设有第三上半混合腔(3-3),第三上半混合腔(3-3)上方的第三振动隔板(3-4)上表面贴附有第三PZT压电材料(3-5);第三下半腔室(3-2)设有第三限流腔室(3-6)、第三下半混合腔(3-7)以及喷头(3-8),喷头(3-8)安装在第三下半混合腔(3-7)下方;第三上半腔室(3-1)以及第三下半腔室(3-2)连接后,第三限流腔室(3-6)通过微流道(6)和第一阻尼腔室(1-8)、第二阻尼腔室(2-8)的上部连通,第三限流腔室(3-6)和第三上半混合腔(3-3)连通,第三上半混合腔(3-3)和第三下半混合腔(3-7)连通;
所述的上盖板(4)采用单晶硅材料,利用MEMS光刻工艺及正面刻蚀工艺制作第一上半腔室(1-1)、第二上半腔室(2-1)的第一压力腔(1-4)、第二压力腔(2-4),同时制作第三上半腔室(3-1)的上半混合腔(3-3),通过背面光刻机刻蚀工艺制备通孔形成第一墨水入口(1-3)以及第二墨水入口(2-3),第一PZT压电材料(1-6)、第二PZT压电材料(2-6)以及第三PZT压电材料(3-5)分别粘附在正面刻蚀工艺所产生的第一振动隔板(1-5)、第二振动隔板、第三振动隔板(3-4)上表面,利用MEMS光刻工艺及二次正面刻蚀工艺在上盖板(4)的下表面制备微流道(6),混合腔室(3)通过微流道(6)与第一腔室(1)和第二腔室(2)分别连通;
所述的下底板(5)采用单晶硅材料,利用MEMS光刻工艺及刻蚀工艺制作第一下半腔室(1-2)、第二下半腔室(2-2)的第一限流腔室(1-7)、第二限流腔室(2-7),以及第一阻尼腔室(1-8)、第二阻尼腔室(2-8),MEMS光刻工艺及刻蚀工艺同时也在第三下半腔室(3-2)上制作出了下半混合腔(3-7),以及第三限流腔室(3-6),采用背面光刻技术以及湿法刻蚀工艺在第三下半腔室(3-2)制备通孔形成喷头(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墨水喷射及混合的MEMS压电式喷墨打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腔室(1)、第二腔室(2)以及混合腔室(3)为阵列排布,其中混合腔室(3)在第一腔室(1)以及第二腔室(2)的中间,上盖板(4)以及下底板(5)通过低温键合工艺进行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46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共自行车的停放系统及停放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挤压模式的薄膜式喷墨打印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