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4460.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4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揭琳锋;魏小俤;魏云飞;陈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益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B29C53/6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纤预浸带 增强 复合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加缠绕的内衬层(11),增强层(12)和保护层(13),所述增强层(12)至少有两层,每层的增强层由预浸带斜向缠绕构成,构成增强层 (12)的预浸带和内衬层(11)中心轴线的夹角为35°-65°,相邻两层增强层(121)和(122) 的预浸带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内衬层(11)、增强层(12)和保护层(13)在张力作用下依靠同塑料的热熔特性经加热碾压熔合形成所述的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11)由第一塑料材质熔体成型,所述保护层(13)由第二塑料材质熔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材质熔体和第二塑料材质熔体均由PP、PE、PVC或PA材质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带由热塑性连续玻璃纤维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带的厚度为0.25mm~0.45mm,玻纤含量为55%~68%,余量为塑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缠绕内衬层:通过挤出机与缠绕机,以一定角度边加热、边张拉、边缠绕将挤出机挤出的第一塑料材质熔体缠绕在缠绕机模具轴的外表面上,形成内衬层(11);
2)缠绕增强层:以内衬层(11)为底模,通过预浸带热熔缠绕机,以一定角度交叉、边加热、边张拉、边缠绕的方式,将径向设置的预浸带缠绕在内衬层(11)的外表面上,形成第一增强层(121);
然后改变转角度交叉,以边加热、边加压、边缠绕的方式,将径向设置的预浸带(3)缠绕到第一增强层(121)外表面形成第二增强层(122);
如此交叉叠加缠绕从而形成至少两层的增强层(12);
3)缠绕保护层:通过挤出机与缠绕机,以一定角度边加热、边张拉、边缠绕将挤出机挤出的第二塑料材质熔体缠绕在增强层(12)的外表面上,形成保护层(13);
4)定型:通过鼓风机冷却定型,得到 复合管(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挤出的第一塑料材质熔体和缠绕机模具轴中心轴线的夹角为75°~8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径向设置的预浸带和内衬层(11)中心轴线的夹角为35°~65°,第一增强层(121)和第二增强层(122)的预浸带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玻纤预浸带增强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挤出机挤出的第二塑料材质熔体和缠绕机模具轴中心轴线的夹角为7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益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益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44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呼吸频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工程车辆快换机具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