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托运装置及其托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52152.7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7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25/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广超 |
| 地址: | 250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托运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托运装置及其托运方法,用于解决对建筑物料,尤其指砖垛托运的技术问题。一种智能化托运装置,包括框体机构、底托机构和顶压机构;框体机构包括托运框体、转向盘、转向轴和转向电机,用于驱动托运框体调节角度的转向盘通过所述的转向轴安装在转向电机的旋转动力输出端上,托运框体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直角相连;所述底托机构包括底托板和底托液压缸,底托板通过底托液压缸可内外移动的安装在第二托板的下方;顶压机构包括顶压液压缸和顶压板,顶压液压缸竖向安装在第一托板上,顶压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上方,顶压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与顶压板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托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化托运装置及其托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散装物料大多通过人工搬运。特别是对于砖垛中砖块的搬运,依然采用人工加推车。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在一些情况下,若工人粗心大意,还会发生挤伤手指的事故。另外,伴随劳动密集型人力资源的减少,以及工人成本的增加。单独依靠人力托运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托运装置及其托运方法,用于解决对建筑物料,尤其指砖垛托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化托运装置,包括框体机构、底托机构和顶压机构;
框体机构包括托运框体、转向盘、转向轴和转向电机,用于驱动托运框体调节角度的转向盘通过所述的转向轴安装在转向电机的旋转动力输出端上,托运框体包括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直角相连;
所述底托机构包括底托板和底托液压缸,底托板通过底托液压缸可内外移动的安装在第二托板的下方;
顶压机构包括顶压液压缸和顶压板,顶压液压缸竖向安装在第一托板上,顶压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上方,顶压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与顶压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压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弹簧杆与顶压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卸料液压缸,转向盘的上、下两端的外侧设有导向筒,导向杆的一端与导向筒可伸缩的套接,另一端与所述托运框体连接;所述的卸料液压缸设置在转向盘和托运框体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托板的下端部设有找准窗,找准窗处设有找准机构;
找准机构包括找准液压缸、找准传感器和找准板,找准液压缸竖向安装在第二托板上,并位于找准窗的上方;找准板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找准窗处,找准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找准板连接,找准传感器安装在找准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托机构还包括微动托板和微动液压缸,微动托板采用贯通的腔体结构,其可内外移动的安装在找准板下端;微动液压缸横向安装在找准板外,微动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与微动托板连接;所述底托板可内外移动的安装在微动托板的腔体内,底托液压缸横向安装在找准板上,其动力输出端与底托板通过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托板的侧方设有围边机构,围边机构包括围板液压缸和侧围板;侧围板可内外移动的安装在第二托板的外侧边上,围板液压缸横向安装在第二托板上,围板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侧围板连接。
一种上述智能化托运装置的工作方法:
S1转向电机通过转向盘调节托运框体角度,使托运框体的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分别贴合在砖垛的两侧;
S2底托液压缸驱动底托板插入上、下砖垛之间的缝隙中;
S3顶压液压缸驱动顶压板压接在砖垛的上端;
S4托运车辆带动托运框体向外移动,使被托运砖垛与砖垛主体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1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鞋底清洁器
- 下一篇:2-环丙基-N-苄基苯磺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