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微球与抗体的偶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0928.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管静波;赵树民;孙如;石松传;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肽未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3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盛明星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抗体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荧光微球与抗体的偶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荧光微球进行活化处理、重悬,得到微球悬浮液;(b)将抗体溶液添加至微球悬浮液中进行反应、超声处理、继续反应;(c)待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添加封闭液进行封闭、离心,收集沉淀物;(d)将沉淀物置于甘氨酸溶液中、超声分散,即得荧光微球与抗体偶联的复合物;本发明上述偶联方法,通过对荧光微球进行活化处理,以及通过超声处理保障各反应物的充分接触,能够显著提高荧光微球与抗体的偶联效率以及偶联强度,使得微球表面与抗体蛋白的结合位点充分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制备复合物的稳定性,并避免凝集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能够提高荧光检测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生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微球与抗体的偶联方法。
背景技术
对某些抗原或特异性蛋白进行检测时,通常会应用到免疫标记技术。免疫标记技术是将既容易测定又具有高敏感性的物质标记到特异性抗原或者抗体蛋白上,通过这些标记物的增强放大作用来显示反应体系中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含量的技术。
目前常用的标记物包括胶体金、乳胶、荧光素、荧光微球、酶和放射性核素等。然而,现有的荧光微球标记抗体过程中,由于标记方法不合适,导致荧光微球与抗体偶联效率和偶联强度较低,从而导致荧光强度交底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荧光微球与抗体的偶联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标记方法不合适,导致荧光微球与抗体偶联效率和偶联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荧光微球与抗体的偶联方法,所述偶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荧光微球进行活化处理、重悬,得到微球悬浮液;
(b)将抗体溶液添加至微球悬浮液中进行反应、超声处理、继续反应;
(c)待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添加封闭液进行封闭、离心,收集沉淀物;
(d)将沉淀物置于甘氨酸溶液中、超声分散,即得荧光微球与抗体偶联的复合物。
本发明上述偶联方法,通过对荧光微球进行活化处理,以及通过超声处理保障各反应物的充分接触,能够显著提高荧光微球与抗体的偶联效率以及偶联强度,使得微球表面与抗体蛋白的结合位点充分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制备复合物的稳定性,并避免凝集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能够提高荧光检测的灵敏度。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微球表面含有羧基,可以是红色荧光微球、绿色荧光微球、量子点荧光微球或时间分辨荧光微球;优选地,所述荧光微球粒径80-500nm。
进一步地,所述抗体蛋白为肌酸激酶同工酶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通过对荧光微球和抗体蛋白种类的限定,能够更好地提高荧光微球与抗体蛋白的偶联效率和偶联强度,提高免疫荧光的检测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活化处理具体为:
将荧光微球清洗后进行超声分散、稀释,随后依次向稀释后的荧光微球溶液中添加含有NHS的乙醇溶液和含有EDC的乙醇溶液、混匀、常温反应、超声处理、离心,收集活化后的荧光微球。
进一步地,所述稀释采用的稀释剂为含聚乙烯吡咯烷酮的MES缓冲液,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0.05-2%,稀释后的荧光微球固含量为0.8-1.2‰。
进一步地,所述含有NHS的乙醇溶液和含有EDC的乙醇溶液的添加量分别与荧光微球溶液的体积比均为1∶(22-28);所述含有NHS的乙醇溶液中NHS的浓度为8-12mg/ml;所述含有EDC的乙醇溶液中EDC的浓度为8-12mg/ml。
进一步地,所述常温反应时间为25-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肽未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肽未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0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