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桃热风干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0076.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新;周建平;尹起;魏禹同;许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9/08 | 分类号: | A23B9/08;A23L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热风 干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桃热风干燥工艺,其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材料预处理:对采收后的核桃进行脱青皮处理,得到平均湿基含水量为(28.77%±0.5%)的鲜湿核桃,步骤二:分级:对脱完青皮后的核桃送入滚筒筛网按不同按大小进行分级。步骤三:清洗:分级后的核桃通过传送带直接送入清洗设备,步骤四:将清洗好的核桃送入烘干池,烘干池的长×宽×高分别是4m×3.1m×3.1m/2m,本发明将变温干燥技术应用于核桃的干燥,可以快速的将较大批量烘干核桃核的同时也保证了干燥的均匀性,并且保证了干燥的效果以及品质,为其产业化、规模化、商业化提供技术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坚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核桃热风干燥工艺。
背景技术
核桃(Juglansregial)又称胡桃、羌桃,属胡桃科植物,与榛子、杏仁、腰果并列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坚果,核桃作为重要的干果油料树种,既是重要的油料能源资源,又是传统的营养保健果品,可以用来生食、炒食,也可加工成糕点、糖果等。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氨基酸、蛋白质、各种微量元素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特殊功效的营养物质,食用药用兼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核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而新疆又是我国核桃的主产区之一,尤其是南疆地区对种植核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截至2018年底,新疆核桃栽培面积达39.09万hm2,产量83.68万t,已经成为促进新疆核桃主产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新疆核桃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受市场青睐。
随着近年的栽培面积不断增大,产量持续增加,这就要求对采收后的核桃要及时处理以防止核桃发霉,而干燥则为核桃采收后三大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自然干燥是利用太阳光对核桃进行照射,对天气条件要求较高,晾晒周期长,大约需要5-7天,干燥效率低,且室外的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大大影响了核桃的品质、口感、价值。为了解决自然干燥的弊端,朱德泉等利用自制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运用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方法,确定了山核桃坚果热风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即热风温度为72℃,装载量为0.08kg,风速为65m/min。张波利用射频热风联合干燥技术发现极板间距18cm和50℃热风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升温速率,核桃水分含量从20%干燥至8.0%,仅需要100分钟。但是大多数对核桃干燥的研究往往采用恒温干燥,而对核桃变温干燥工艺的研究并不多(变温干燥是利用物料自身干燥特性,不同的时间段采用不同的干燥温度,控制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提升了干燥效率和物料的品质),而且多数仅限于研究所用,因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小批次、较少的加载量的情况下给出的结果,并且有些先进的干燥方法如:射频干燥、微波干燥技术要求较高,干燥机器成本高,对实际工业生产来说研究性大于工业实用性,无法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商业化,因此发明一种大批量、高效率、效果好的核桃干燥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桃热风干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桃热风干燥工艺,其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原材料预处理:对采收后的核桃进行脱青皮处理,得到平均湿基含水量为(28.77%±0.5%)的鲜湿核桃。
步骤二:分级:对脱完青皮后的核桃送入滚筒筛网按不同按大小进行分级。
步骤三:清洗:分级后的核桃通过传送带直接送入清洗设备。
步骤四:将清洗好的核桃送入烘干池,烘干池的长×宽×高分别是4m×3.1m×3.1m/2m(烘室,不含热源及送风系统尺寸),最大装载量为5.5t,主要参数:温度为室温~70℃(可调),风速为15m/s-23m/s,发热量20万kcal/h,底部网状通风底板网孔规格为:长:80mm,宽: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0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