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柴油缸内直喷发动机清净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8243.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葛晓军;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创新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4;C10N30/02;C10N20/02;C10N40/2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直喷 发动机 清净 润滑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汽柴油缸内直喷发动机清净润滑剂,包括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聚醚胺60~80份,大豆油酸20~30份,烯基丁二酸酯1~2份,D100溶剂油10~20份。本发明中聚醚胺对积碳有溶解作用,特别是对发动机前端的低温区域的积碳溶解能力很强,积碳溶解后就随着油燃烧掉;大豆油酸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膜的润滑能力很强,润滑性能改善后,汽油喷射系统的磨损减少,也可以减少发动机的抖动;烯基丁二酸酯是一种油品的防锈剂,可以抑制油路系统的生锈;D100溶剂油的闪点高,和聚醚胺、大豆油酸、烯基丁二酸酯调和在一起后不易燃,产品颜色更为清澈,用于提升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柴油缸内直喷发动机清净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随着车辆的持续运行,会不知不觉的在发动机内部的节气门体、喷油嘴、气缸等部门产生油泥、积碳等影响汽车正常运行的物质。发动机运转时,喷油嘴温度在100℃左右,进气阀温度在200-300℃之间。在这样的温度下,燃油中的不稳定成份,极易产生氧化缩合反应,生成胶质和积碳,沉淀在进气阀和喷油嘴上,先进的高增压发动机和使用GDI燃油直喷技术的发动机更容易产生积碳。堆积在进气阀上的沉积物,会造成进气通道截面积减少,进气效率降低,功率下降,严重时会使阀门动作迟缓,关闭不严。喷油嘴积碳,会使喷油不畅,燃油雾化质量下降,导致燃油进入燃烧室后,难以完全燃烧,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怠速不稳,以及油耗加大,尾气排放恶化,特别在冬天,这些状况更加明显。清洁发动机积碳,减少积碳导致的发动机点火故障和怠速不稳。如果忽略油泥和积碳的存在,他们慢慢吞噬发动机动力,降低燃油经济性,增加污染环境的物质排放,并可导致一系列的发动机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柴油缸内直喷发动机清净润滑剂。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本发明中的润滑剂具有优良的清净、分散、破乳、缓蚀及抗氧性能,可抑制汽车喷油嘴、进气阀及燃烧室的沉积物生成,较之于聚异丁烯胺型的汽油清净剂,不但自身不生成沉积物,更能清除原有发动机燃烧室形成的沉积物,还可改善汽油的润滑性能,减少汽油喷射系统的磨损,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有效阻止油箱和燃油系统的腐蚀,保证燃油喷嘴的清洁性不受影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柴油缸内直喷发动机清净润滑剂,包括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聚醚胺60~80份,大豆油酸20~30份,烯基丁二酸酯1~2份,D100溶剂油10~20份。
进一步地,所述聚醚胺为美国亨斯曼的FL-1000。
进一步地,所述烯基丁二酸酯100℃的运动粘度40~80mm2/s。
进一步地,所述D100溶剂油的闪点大于90℃、多环芳烃含量小于10ppm。
一种汽柴油缸内直喷发动机清净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取料,将聚醚胺、大豆油酸加入D100溶剂油中搅拌30~40分钟,搅拌速度为50~100rpm,得到初混物;
(2)在初混物中加入烯基丁二酸酯搅拌30~40分钟,搅拌速度为50~100rpm,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聚醚胺对积碳有溶解作用,特别是对发动机前端的低温区域的积碳溶解能力很强,积碳溶解后就随着油品燃烧掉;大豆油酸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膜的润滑能力很强,润滑性能改善后,汽油喷射系统的磨损减少,也可以减少发动机的抖动;烯基丁二酸酯是一种油品的防锈剂,可以抑制油路系统的生锈;D100溶剂油的闪点高,和聚醚胺、大豆油酸、烯基丁二酸酯调和在一起后不易燃,产品颜色更为清澈,用于提升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创新石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创新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溴化SBS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分解钴酸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