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木薯淀粉生料生产乙醇的混菌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7236.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顾佳宇;陈玉;丁利;郜普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10 | 分类号: | C12P7/10;C12P39/00;C12R1/685;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蒋慧妮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淀粉 生料 生产 乙醇 发酵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木薯淀粉生料生产乙醇的混菌发酵方法,先将木薯淀粉生料加水配置成质量体积比1:2.8~1:3.3的混合物以木薯淀粉生料中淀粉干重计,向配置的混合物中添加8~12U/g液化酶、100~200U/g糖化酶、0.1~0.3%磷酸氢二铵;接入质量分数0.1~0.5%的活性耐高温干酵母,体积分数10%黑曲霉LH‑011培养液,在32~35℃下恒温发酵培养48~72h,于前期8~12h间歇震荡,观察酵母细胞和黑曲霉生长状况并计细胞数和孢子数,后期12~72h静置发酵;对得到的发酵醪蒸馏、提纯处理后得到乙醇。本发明的方法既降低了木薯淀粉高值化利用过程中的能耗、缩短了乙醇发酵周期,又能得到乙醇含量10~14%、残糖浓度0.128~0.236%的发酵醪液,通过蒸馏提纯后,乙醇的品质达到食品级标准,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乙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木薯淀粉生料生产乙醇的混菌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木薯淀粉在食品、饲料、发酵等行业中有非常重要的用途,由于其生长方式粗犷以及非粮生物质的特性,因此在利用木薯淀粉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具有“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优点。传统的利用木薯淀粉生料酿酒是通过高温蒸煮的方法,此法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尤其是蒸煮糊化过程。高温蒸煮所需要的热能大概占全部生产所需能耗的30~40%。随着各种商品化酶制剂的生产,又先后出现了低温蒸煮分步/同步糖化发酵法,以中温和低温替代高温蒸煮。传统低温蒸煮工艺采用稍高于淀粉液化的温度,但低于100℃,此法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比传统的蒸煮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发展新型绿色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上述三种传统发酵模式仍存在着能耗高,操作过程繁琐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木薯淀粉生料生产乙醇的混菌发酵方法,该方法省略了传统发酵高温蒸煮过程,使乙醇发酵过程中的能耗减少10~30%,不但节省了发酵成本和劳动成本,还能得到较高的酒精得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以木薯淀粉生料生产乙醇的混菌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木薯淀粉生料加水配置成质量体积比1:2.8~1:3.3的混合物;
S2、以木薯淀粉生料中淀粉干重计,向S1配置成的混合物中添加8~12U/g液化酶、100~200U/g糖化酶、0.1~0.3%磷酸氢二铵;
S3、向S2中接入质量分数0.1~0.5%的活性耐高温干酵母,体积分数10%黑曲霉LH-011培养液,在32℃下恒温发酵培养48~72h,于前期8~12h间歇震荡,观察酵母细胞和黑曲霉生长状况并计细胞数和孢子数,后期12~72h静置发酵;
S4、将S3得到的发酵醪蒸馏、提纯处理后得到乙醇。
优选地,所述S1中的水来自于谷朊粉生产过程中的小麦淀粉洗筋废水,淀粉含量为7%,pH为6.0。
优选地,所述S2中液化酶由α-淀粉酶、中性纤维素酶、果胶酶、中性蛋白酶按10:2:1:1质量比复配而成,其中淀粉酶活力单位100000U/g,中性纤维素酶活力单位1000U/g,果胶酶活力单位10000 U/g,中性蛋白酶活力单位50000 U/g。
优选地,所述S2中黑曲霉LH-011发酵培养液,其发酵生产条件为:初始pH4.5,培养温度范围24~41℃,培养过程中定期搅拌通风,液体培养基为PDA加富培养基,发酵周期48~96h,发酵中后期形成孢子,发酵液功能菌含菌(孢子)量≥1×1010个/ml。
优选地,所述S4中蒸馏、提纯采用六塔差压热耦合精馏技术和变温变压分子筛脱水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2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