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隐形出风口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6998.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凌扬红;闫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隐形 风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隐形出风口,包括壳体和拨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内壳体的两侧与壳体之间均形成与壳体后部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道,出风道的内部均安装有前排叶片组件和风门,内壳体的前端居中开有滑槽,拨钮设置在滑槽中滑动且上下摆动,内壳体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风门传动杆,风门传动杆上安装有可轴向移动的叶片传动滑块,风门传动杆的转动通过壳体外部的传动组件带动内壳体两侧的风门同步转动,叶片传动滑块的一侧设置有与风门传动杆垂直的叶片传动杆,叶片传动杆的两端份别与内壳体两侧的前排叶片组件相连。本发明体积小,结构巧妙紧凑,采用双出风口并隐藏了叶片,装配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出风口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隐形出风口。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内部的内饰件不断增加。其中包括汽车出风口,现有的汽车常见的出风口为保证其功能需要,在设计上前排叶片旋转时漏在外面与仪表板产生较大的视觉冲突,影响外观。而汽车的出风口需要对风量大小以及风的朝向进行调节,所以需要要有拨钮露出在外面病通过内部的联动机构同时对左右上下的风量进行调节,为了减少风口的大小,需要缩小出风口的体积,如何布置内部的联动机构也是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隐形出风口,体积小,结构巧妙紧凑,采用双出风口并隐藏了叶片,装配简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隐形出风口,包括壳体和拨钮,所述的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所述的内壳体的两侧与壳体之间均形成与壳体后部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道,所述的出风道的内部均安装有前排叶片组件和风门,所述的内壳体的前端居中开有滑槽,所述的拨钮设置在滑槽中滑动且上下摆动,所述的内壳体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风门传动杆,所述的风门传动杆上安装有可轴向移动的叶片传动滑块,所述的拨钮的横向滑动和上下摆动分别使得叶片传动滑块沿着风门传动杆滑动以及风门传动杆来回转动,所述的风门传动杆的转动通过壳体外部的传动组件带动内壳体两侧的风门同步转动,所述的叶片传动滑块的一侧设置有与风门传动杆垂直的叶片传动杆,所述的叶片传动杆的两端份别与内壳体两侧的前排叶片组件相连,所述的叶片传动滑块的轴向滑动带动叶片传动杆进行转动使得前排叶片组件打开和关闭。
本专利所述的出风口采用上下双出风道结构,而且出风道在壳体的前端进行交汇,从正面看无法看到内部的前排叶片组件,而出风道的截面积也比较小,能够达到比较好的隐形效果。
拨钮作为唯一的控制部件,可以达到控制前排叶片组件开启和关闭,也可以通过前排叶片组件调节左右风向,同时要可以调节上下出风道的通风开启和关闭,具体的来说,拨钮能做横移和上下摆动,当拨钮能做横移的时候,可以推动叶片传动滑块沿着风门传动杆进行轴向移动,带动叶片传动杆转动,从而实现两侧的前排叶片组件的转动。
当拨钮上下摆动的时候,可以带动风门传动杆进行转动,风门传动杆可以带动两侧的风门进行转动,当拨钮处于中位不摆动的时候,两个风门处于静止状态,但是在静止状态下,两个风门的都转动到中间位置,两者都打开,两个出风道都可以出风,当拨钮往下摆动的时候,能实现位于上侧的风门打开,位于上侧的出风道出风,而当拨钮往上摆动的时候,能实现位于下侧的风门打开,位于下侧的出风道出风。
为了提高内壳体内部的零部件的安装稳定性,所述的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的前端安装有拨钮转轴,所述的拨钮与拨钮转轴相连且绕着拨钮转轴进行上下摆动,所述的风门传动杆架设在安装支架上,通过拨钮转轴来固定拨钮,使拨扭的摆动更加地稳定。
为了实现拨扭驱动风门传动杆进行转动,所述的叶片传动滑块的中部设置有套接在风门传动杆上的拨扭摆杆,拨扭摆杆与风门传动杆之间不能相对转动,但是可以滑动,所述的拨钮的一端与拨扭摆杆转动相连,所述的拨钮的上下摆动带动拨扭摆杆与风门传动杆一起来回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