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尺寸侧背光液晶显示模块的加热膜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46758.X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5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侯锐;潘红平;王晓波;王硕;郝晓东;曹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H05B3/34;H05B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背光 液晶显示 模块 加热 | ||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模块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小尺寸侧背光液晶显示模块的加热膜。包括背胶层、底层绝缘层、加热线、顶层绝缘层、电极,所述底层绝缘层与顶层绝缘层设有加热线,所述背胶层粘贴在底层绝缘层上与加热线异面,所述电极与加热线相连并通过顶层绝缘层上设置的通过孔穿出后与电源连接。所述加热线由内圈向外圈逐渐变密的,并且在中心位置和靠近边缘位置设置禁布区,禁布区放置测温探头。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加热功率相同时,加热膜比加热玻璃的加热效果更好。而且加热分布均匀,并且比现有技术重量更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模块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小尺寸侧背光液晶显示模块的加热膜。
背景技术
侧背光液晶显示模块,其一般的组成结构为:液晶屏(LCD);光学膜材,一般包含反射 膜、扩散膜、增亮、DBEF膜;导光板;灯条;胶铁框,也是侧背光液晶显示模块的外壳。 侧背光液晶显示模块最低工作温度一般为-10℃~-30℃,要想在更低的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就需要增加加热装置。目前的主要加热方式是在1-液晶屏(LCD)后面安装一种带有导电膜并且有良好透光性的加热玻璃,用导线作为电极将导电膜从玻璃两侧引出,接通电源后, 导电膜因由电流流过而发热,最终使液晶屏升温,达到可工作温度。这种加热方式会增加整 个液晶显示模块的重量、厚度,还会降低亮度。而且对于异形(非矩形)的液晶显示模块来 说,由于加热玻璃外形不规则,电极之间的加热膜不能均匀分布,会导致加热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小尺寸液晶屏,尤其是小尺寸异形液晶屏采用ITO加热玻璃时出现的重 量增加、厚度增加、亮度降低以及加热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小尺寸侧背光液晶显示模块的加热膜,包括背胶层1、底层绝缘层2、加热线3、顶层绝缘层4、电极5,所述底层绝缘层2与顶层绝缘层4之间设有加热线3,所述背胶层1 粘贴在底层绝缘层2上与加热线3异面,所述电极5与加热线3相连并通过顶层绝缘层4上 设置的通过孔穿出后与电源连接。所述加热线由内圈向外圈逐渐变密的,并且在中心位置和 靠近边缘位置设置禁布区,禁布区放置测温探头。
所述背胶层1材料为硅胶。
所述加热线3宽度根据加热功率而设计。
所述加热线3材料为铁镉合金或康铜。
所述加热线3排布的形状与被加热结构的外形相匹配。
所述底层绝缘层2、顶层绝缘层4材料均为耐高温的绝缘柔性材料。
所述耐高温的绝缘柔性材料具体为聚酰亚胺薄膜。
加热线3靠近边缘位置的禁布区根据被加热结构尺寸设置数量大于1个。
技术效果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加热功率相同时,加热膜比加热玻璃的加热效果更好。而且加热分 布均匀,并且比现有技术重量更轻。
附图说明
图1为加热膜具体结构图
其中:1-背胶、2-底层绝缘层、3-加热线、4-顶层绝缘层、5-电极
图2为加热线排布图
6-测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背胶,应具有导热、耐高低温特点,如硅胶;底层绝缘层,一般为耐高温的绝缘柔性材 料,如聚酰亚胺薄膜;加热线,金属发热材料,一般为铁镉合金或康铜;顶层绝缘层,一般为耐高温的绝缘柔性材料,如聚酰亚胺薄膜;电极,用于与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7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