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增升机翼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6443.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9/26 | 分类号: | B64C9/26;B64C9/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机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增升机翼,包括机翼、内侧发动机和外侧发动机,机翼前缘设置有内外侧两段折扇式前缘缝翼和一段等弦长常规缝翼,机翼后缘设置有内侧增升襟翼、外侧增升襟翼和副翼,内侧发动机位于内侧增升襟翼平均气动弦所在位置,其安装形式为翼上支撑式,外侧发动机位于外侧增升襟翼平均气动弦所在位置,其安装形式为翼吊式,本发明可以提高飞机航迹控制能力、增大起降构型最大升力系数,减小起降场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增升机翼。
背景技术
现代先进运输机设计关键技术之一在于提高飞机起降构型最大升力系数,减小飞机起飞与着陆场长。现代高速运输机采用大展弦比后掠机翼,会显著减小起降构型最大升力系数。变后掠翼可有效改善高速飞机的低速性能,但由于机构复杂,重量代价高,操纵品质下降等原因,该技术在现代飞机设计已很少采用。
外吹式襟翼动力增升技术较其它增升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增升效率较高并且技术成熟。下吹式襟翼喷流直接打到后缘襟翼上,产生较大的气动阻力与机翼结构震动。大的低头力矩会产生很大的气动配平损失。上吹式襟翼气动阻力与气动噪音小,可有效减小气流震动引起的结构疲劳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动力增升机翼,可以提高飞机航迹控制能力、增大起降构型最大升力系数,减小起降场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增升机翼,包括机翼7、内侧发动机14和外侧发动机15,所述的机翼7前缘设置有内外侧两段折扇式前缘缝翼11和一段等弦长常规缝翼13,所述的机翼7后缘设置有内侧增升襟翼9、外侧增升襟翼10和副翼16,所述的内侧发动机14位于内侧增升襟翼9平均气动弦所在位置,其安装形式为翼上支撑式,所述的外侧发动机15位于外侧增升襟翼10平均气动弦所在位置,其安装形式为翼吊式。
所述的内侧增升襟翼9采用无极偏转上吹式三缝富勒增升襟翼,所述的外侧增升襟翼10采用下吹式两缝富勒增升襟翼。
所述的折扇式前缘缝翼包括两片等弦长翼片1、根部转轴2、电机3、传动杆4、摇臂5与操纵杆6,所述的两片等弦长翼片1通过根部转轴2折叠固定,且所述的两片等弦长翼片1可绕根部转轴2转动,所述的操纵杆6的两端分别与两片等弦长翼片1连接,所述的摇臂5一端与操纵杆6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机翼7主体内部,传动杆4一端与电机3连接,另一端与摇臂5连接。
所述的两段折扇式前缘缝翼11的展向长度为机翼半展长的30%。
所述的两段折扇式前缘缝翼11分别位于机翼7前缘内外侧,内侧的折扇式前缘缝翼11折叠后襟翼弦长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20%,外侧的折扇式前缘缝翼11折叠后襟翼弦长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16%。
所述内侧的折扇式前缘缝翼11缝道宽度为机翼2平均气动弦长的5%;外侧的折扇式前缘缝翼11缝道宽度为机翼2平均气动弦长的3%。
所述的两段折扇式前缘缝翼11和等弦长常规缝翼13起飞时偏转角为15°,着陆时转角为25°。
所述的内侧发动机14和外侧发动机15函道比不小于5,所述的内侧发动机14展向安装位置为机翼7半展长18%处,外侧发动机15展向安装位置为机翼7半展长50%处,所述的内侧发动机14弦向前伸量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30%,外侧发动机15弦向前伸量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66%,所述的内侧发动机14轴线较机翼7弦线上倾3°,外侧发动机15轴线较机翼7弦线下倾2°,内侧发动机14轴线距机翼7弦线上方为1.1倍发动机短舱最大剖面半径,外侧发动机15轴线距机翼7弦线下方发动机短舱最大剖面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制备纤维束坯板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