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增升机翼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6443.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9/26 | 分类号: | B64C9/26;B64C9/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机翼 | ||
1.一种动力增升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7)、内侧发动机(14)和外侧发动机(15),所述的机翼(7)前缘设置有内外侧两段折扇式前缘缝翼(11)和一段等弦长常规缝翼(13),所述的机翼(7)后缘设置有内侧增升襟翼(9)、外侧增升襟翼(10)和副翼(16),所述的内侧发动机(14)位于内侧增升襟翼(9)平均气动弦所在位置,其安装形式为翼上支撑式,所述的外侧发动机(15)位于外侧增升襟翼(10)平均气动弦所在位置,其安装形式为翼吊式;所述的内侧增升襟翼(9)采用无极偏转上吹式三缝富勒增升襟翼,所述的外侧增升襟翼(10)采用下吹式两缝富勒增升襟翼;所述的两段折扇式前缘缝翼(11)的展向长度为机翼半展长的30%;所述的两段折扇式前缘缝翼(11)分别位于机翼(7)前缘内外侧,内侧的折扇式前缘缝翼(11)折叠后襟翼弦长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20%,外侧的折扇式前缘缝翼(11)折叠后襟翼弦长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16%;所述内侧的折扇式前缘缝翼(11)缝道宽度为机翼(2)平均气动弦长的5%;外侧的折扇式前缘缝翼(11)缝道宽度为机翼(2)平均气动弦长的3%;
所述的内侧发动机(14)和外侧发动机(15)函道比不小于5,所述的内侧发动机(14)展向安装位置为机翼(7)半展长18%处,外侧发动机(15)展向安装位置为机翼(7)半展长50%处,所述的内侧发动机(14)弦向前伸量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30%,外侧发动机(15)弦向前伸量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66%,所述的内侧发动机(14)轴线较机翼(7)弦线上倾3°,外侧发动机(15)轴线较机翼(7)弦线下倾2°,内侧发动机(14)轴线距机翼(7)弦线上方为1.1倍发动机短舱最大剖面半径,外侧发动机(15)轴线距机翼(7)弦线下方发动机短舱最大剖面半径;
所述的内侧增升襟翼(9)展向长度为机翼(7)半展长的30%,外侧增升襟翼(10)展向长度为机翼(7)半展长40%,所述的内侧增升襟翼(9)弦长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33%,外侧增升襟翼(10)弦长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30%,所述的内侧增升襟翼(9)的主翼片位于中部,主翼缝道宽度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5%,主翼前部缝道宽度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5%,主翼后部缝道宽度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3%,所述的外侧增升襟翼(10)前部缝道宽度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5%,所述的外侧增升襟翼(10)后部缝道宽度为机翼(7)平均气动弦长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增升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段折扇式前缘缝翼(11)和等弦长常规缝翼(13)起飞时偏转角为15°,着陆时转角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增升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增升襟翼(9)、外侧增升襟翼(10)起飞时偏转角为25°,内侧增升襟翼(9)、外侧增升襟翼(10)着陆时转角为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4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制备纤维束坯板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