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标签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4104.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1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洪章阳;陈征宇;何凯;黄炳裕;黄河;戴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Q30/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保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标签 数据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数据挖掘分析领域的一种基于标签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从数据库获取各实体的原始数据;步骤S20、定义一标签体系、一计算规则以及一逻辑规则;步骤S30、基于所述标签体系、计算规则以及逻辑规则对各条原始数据进行打标签,生成标签数据;步骤S40、对所述标签数据进行分群;步骤S50、对分群的所述标签数据或者单个实体的标签数据进行自助多维分析与展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数据分析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行业,并能对数据进行自助多维分析,进而显著的提升了数据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挖掘分析领域,特别指一种基于标签化的数据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务领域,面临着需要集中数据资源以便支撑新型智慧城市或者智慧政务的智慧化应用的挑战,大数据是其中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驱动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务的核心特征,因此产生了数据分析的需求,在别的领域也存在相同的需求。
要实现智慧化应用,精细化管理和数据赋能尤为重要,画像分析的概念也因此应运而生。画像分析是指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清洗、聚类、分析,将数据抽象成标签,再利用这些标签将业务实体形象具体化的过程,画像分析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开展针对性服务和监管。
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平台或者系统通过标签来刻画目标对象,例如用户画像分析、广告营销以及企业画像分析等,但是这些平台或者系统存在仅能针对单一的业务对象进行分析,按特定的模板进行展示,应用范围狭窄,无法实现跨应用以及自助多维分析等的缺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基于标签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实现提升数据分析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行业,并能对数据进行自助多维分析,进而提升数据的应用价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标签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实现提升数据分析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行业,并能对数据进行自助多维分析,进而提升数据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标签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从数据库获取各实体的原始数据;
步骤S20、定义一标签体系、一计算规则以及一逻辑规则;
步骤S30、基于所述标签体系、计算规则以及逻辑规则对各条原始数据进行打标签,生成标签数据;
步骤S40、对所述标签数据进行分群;
步骤S50、对分群的所述标签数据或者单个实体的标签数据进行自助多维分析与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具体为:
从各数据库获取待分析的各实体的原始数据,并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解析和适配,转换为格式统一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具体为:
依据业务需求定义一包括至少一个标签的标签体系;各所述标签均包括一标签属性以及一标签生成规则;各所述标签均基于所述标签属性设定上一层级的标签,即父节点,进而建立树形结构的标签体系;
定义一包括计算表达式的计算规则以及一包括逻辑表达式的逻辑规则,用于依据所述标签生成规则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属性至少包括名称、业务分类、存储类型、经纬度以及取值范围;所述业务分类至少包括事实型、规则型、统计型以及复杂型;所述存储类型包括数值、字符、地理位置以及枚举;所述标签生成规则为各条原始数据与标签属性进行一一对应的规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4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