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栅尺定位的平台外诱饵干扰模拟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3148.4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5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钊;贾滨京;唐莽;王鑫;查丽萍;梁斌;王超;杨帅;马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38 | 分类号: | G01S7/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栅尺 定位 平台 诱饵 干扰 模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尺定位的平台外诱饵干扰模拟装置及方法,通过等效缩比的方法,在实验室内构建导引头实战中所面临的平台外诱饵干扰环境,逼真模拟平台外诱饵对导引头末制导性能的影响,为导引头抗干扰试验提供近似实战条件下的遍历仿真模拟手段,定量检验导引头末制导抗平台外诱饵干扰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作战适应能力。本发明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于导引头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及抗干扰能力提升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扰模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栅尺定位的平台外诱饵干扰模拟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拖曳式诱饵已受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美国以及英、德等欧洲强国都相继大力试制和积极装备拖曳式诱饵,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为了保证美国在21世纪的空中优势,美国海军和空军合作的综合防御电子干扰(IDECM)项目中,拖曳式诱饵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987年,美国雷声(Raytheon)公司就研制开发了第一代拖曳式诱饵:AN/ALE-50。在1999年对南斯拉夫的作战中,第一代拖曳式诱饵即AN/ALE-50被美国空军的B-1B轰炸机机队用于试验,诱骗了已经锁定飞机的10枚地空导弹(仅有1枚诱饵被导弹直接命中),取得了优良的作战效果。从1997年开始,Sanders公司/ITT公司为美空、海军联合研制第二代拖曳式诱饵:一种“灵巧” 式可回收光纤拖曳式诱饵(FOTD),命名为AN/ALE-55。在2005年里,AN/ALE-55诱饵共进行了60多次研制试验飞行。随着研制工作的结束,AN/ALE-55诱饵很快进入海军研制和作战试验。据美国“老乌鸦”协会的评估,机载拖曳诱饵的大量使用已经在近年来的战争中初见成效,挽救了80%以上飞机被微波末制导导弹杀伤的概率。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美军现役的F-16、EA-18、B-2、A-10等主战飞机上都装备了机载拖曳诱饵。由于机载拖曳诱饵的机内挂架和投放器与中、小型飞机的隐身性能尚有一定的矛盾,对它是否适于在F-117A、F-22、F-35等小型隐身飞机上使用的问题,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最主要的原因是:迄今为止,上述隐身目标基本上还没有被敌方微波末制导导弹命中的战例(包括在科索沃战争期间被击落的一架F-117A也不能确定是被微波末制导导弹击中的)。尽管存在争议,美军仍然开展了机载拖曳诱饵在小型隐身飞机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了在F-117A、F-22、F-35三种机型上的改装和适应性飞行试验,初步具备了在这些机型上装备和使用的条件,一旦需要,可以很快在这些机型上投入列装使用。
欧洲强国亦不甘落后,拖曳式诱饵已成为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主战飞机的防卫辅助系统的组成部分。德国Daimler-Benz宇航公司已经研制出一系列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可供快速喷气式飞机和运输机使用。该公司所研制的一种名为“Sky Bazzer”的拖曳式诱饵已经在F-4和“狂风”上试飞;以EURODASS财团(英国)牵头的GEC-马可尼公司也为欧洲战斗机研制了新型拖曳式诱饵,Ariel是该产品系列中最成熟的;而BO2D拖曳式诱饵是由瑞典Celsius Tech电子公司研制的产品,该诱饵可以选择多种工作模式,已经在JSF-39载机上成功试飞。发展至今,从目前的技术状态看,许多欧美强国对于拖曳式诱饵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能更有效的将机上干扰发生器和机外诱饵结合起来,实施更加灵活和智能的干扰。
由于机载拖曳诱饵在美、台、日、韩等国的大量装备和使用,势必对我末制导雷达导引头的功能和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机载拖曳诱饵,对我方末制导雷达导引头抗干扰能力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末制导雷达导引头抗平台外诱饵干扰试验大都在军方基地外场进行,然而受外场资源尤其是试验架次、试验保障力量等限制,对导引头开展的抗平台外诱饵干扰试验不够充分,无法遍历影响试验结果的参数,也不能准确地摸清我方末制导雷达导引头的抗平台外干扰的能力,严重影响作战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栅尺定位的平台外诱饵干扰模拟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内场试验中等效模拟平台外诱饵干扰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3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材加工用超声波清洗器
- 下一篇:一种爆炸试验结构位移响应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