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41071.7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欢;钟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朴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7/14 | 分类号: | C09K17/14;C12N1/14;C12R1/66;C12R1/80;C12R1/645;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帅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秸秆 降解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准备菌种Irpex lacteus、Aspergillus sydowii、Penicillium citrinum、Schizophyllum commune,取准备的菌种,分别进行活化、培养、发酵,最后得到每种菌种的发酵液,将发酵液进行处理复配得到土壤调节剂,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使用不同工具微生物分别单独培养后再按1:1:1:1浓度比例混合复配成最佳的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将微生物菌剂接种到处理后的植物秸秆上进行连续发酵,发酵产物经过固液分离、无害化处理后在60℃条件下烘干,形成土壤调节剂,本发明通过优化的工具微生物配比,实现对植物秸秆的高效率降解同时,解决秸秆还田与土壤改良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降解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既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本着秸秆“用则利,弃则害”的原则,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秸秆资源的高效开发和集约利用,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水土保持和环境安全方面有重要的影响,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供给和保蓄、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生态环境和质量的提高作用已得到大量的印证,但结合我国农田环境下作物秸秆还田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秸秆还田仍然有许多困难,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干旱寒冷的气候以及南方土壤质地的因素,使得秸秆自然还田的进程大大受到限制,秸秆还田困难的内因在于秸秆本身的结构特点,但秸秆还田时间短、还田配套机械尚未能大量普及,以及还田技术的限制等外因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秸秆还田的顺利实施,因此,就目前我国广大地区秸秆还田现状来看,如何能将大量秸秆生态化处理,加快秸秆腐解时间且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正常生长是秸秆还田困难的症结所在,秸秆促腐还田是秸秆还田新技术的重要内容,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是秸秆促腐还田的核心,秸秆还田配合施用秸秆降解菌剂不仅能够有效地分解秸秆结构成分,大大缩短秸秆还田时问,而且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还能改善土壤微区环境以及生态群落结构,从而有助于土壤生态环境及土壤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前的秸秆降解菌剂对于秸秆的分解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面临的问题是:牵涉到多个微生物的发酵制种工艺比较繁琐、生产成本偏高,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不同菌种之间可能发生相互竞争或拮抗作用,对菌种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且目前所采用的菌种产酶水平不高、酶系单一(主要是内切型-P-葡聚糖酶),难以对秸秆的木质纤维素结构实施高效降解,以至于秸秆降解过程太长,所以人们需要一种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菌种Irpex lacteus、Aspergillus sydowii、Penicillium citrinum、Schizophyllum commune;
2)取步骤1)准备的菌种,分别进行活化、培养、发酵,得到Irpex lacteus发酵液、Aspergillus sydowii发酵液、Penicillium citrinum发酵液、Schizophyllum commune发酵液;
3)取步骤2)得到的Irpex lacteus发酵液、Aspergillus sydowii发酵液、Penicillium citrinum发酵液、Schizophyllum commune发酵液,按1:1:1:1浓度比例混合复配,得到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
较优化地,所述微生物秸秆降解菌剂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菌种Irpex lacteus、Aspergillus sydowii、Penicillium citrinum、Schizophyllum commun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朴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朴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吸尘器





